返回

175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叔看着这个中年人微微一笑说:“有空竹筒吗?”然后前面抬棺的那个中年人说,我们倒是知道谁家有空竹筒,然后这个大叔满意的笑了一下,说:“最好能弄到八个竹筒,里面放满五种粮食,隔水蒸上十分钟,不必熟。抬棺的人每人一个,别在腰带上。再有,弄八双纸糊的鞋来,鞋面用黑纸,鞋底用红纸,不用太精细,有样子就行,糊得大一些,多打糨糊。,”

    前面的那个男人将行将以,不过还是将他这个办法试了一下,招呼了一个后面的人,让他去准备这些东西,那几个人在原地等的心急如焚,有的人还时不时的问一下大叔,大叔大叔都很沉默,像是造足了那种神秘的气势,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最先离开的那个人回来了,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一大捆麻绳。“四叔,栓子他们找长板凳去了,一会儿就到。”那人气喘吁吁地说。

    绳子到了,这一大帮人一起动手,把棺材和杠子用绳子固定到一起,之后反复试验几次,确定绑得十分牢固才放心。又过了一阵,第二个离开的人也回来了,他骑着三轮车,车上放了个大箱子,后面还跟着四个人,两个人各扛着一条长凳。

    然后前面抬棺的,那个男人,上线说:“小泉,辛苦你了,”小泉是一个面相憨厚的年轻人,他放下长凳走上前,“四叔,东西都给你带来了,那些竹筒、纸鞋是我妈和四婶她们赶出来的,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听到小泉说这句话,前面台湾的那个男人也看向大叔,大叔在此到没有搞那些神秘的气氛,而是,回答了那个小权的疑惑“抬棺的人每人在腰带上别一个竹筒,那些伤了脱力的就别抬了,一会儿起棺可不能含糊。”大家都相互看了一下,按照大叔所说的,脱离的只有一个人,索性那一个人下来,由大树顶上,

    有人从三轮车上抬下来一个箱子,箱子里装满了竹筒和黑红两色的纸鞋。,大叔示意抬棺的人把纸鞋直接套在鞋子外头,当时就有人发出质疑,这纸鞋一看就不结实,还套在鞋子外头,岂不是走几步就踢破了?

    大叔微微一笑:“檐下水猪微微一笑,“大家不用怀疑,这叫轿夫鞋,对于死者来说,阳间最后一段路最是难走,有了轿夫鞋,我们走的就不只是阳间路了。竹筒里装的叫五更米,有这两种东西在,这棺材肯定抬得起来!檐下水猪微微一笑,“大家不用怀疑,这叫轿夫鞋,对于死者来说,阳间最后一段路最是难走,有了轿夫鞋,我们走的就不只是阳间路了。竹筒里装的叫五更米,有这两种东西在,这棺材肯定抬得起来!”

    大叔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大家将信将疑地套上纸鞋,拿一个竹筒别在腰带上勒紧。张向东也拿到一个竹筒,虽然里面的米没熟,不过还是透出些谷物特有的香味,他饿得更厉害了。不知道事情结束后,竹筒能不能带走。

    等我们都装备完毕,大叔,过去跟那个开头抬棺的男人商量了什么,那个男人点点头,把孙辉招了过去,叮嘱了几句。

    与此同时,孙辉跪倒在棺材几步之外,向棺材磕头,一边磕一边喊:“姥姥,外孙给您送行了,您一路走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