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东亚技艺,技术官僚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唳!”

    金雕飞过天空,发出高亢的鸣叫。湖边的巨舰桅杆高竖,如同庞大的神木,是非常适合筑巢的地方。就连筑巢的纤维布料,都是现成的。它的眼睛如同最精确的横尺,从高空俯视的扫过,便把这巨舰的形制,看得一清二楚。

    “雪狼王号”,这艘仍在修筑的巨舰,中心全长约为52米,型宽在10-11米之间,型深在6-6.5米,设计吃水在4米以上。它设计的载重是520吨,但由于平均的工匠水平限制,实际成形的载重可能会略小。而这船的用料极为扎实,体积也越修越大,真正排水量很可能超过800吨以上。

    简单来说,这艘巨舰就是又大又重、又厚又狭,怎么结实怎么来!而按照宋代远洋船的体型特征,整船的方形系数,大概在0.6左右,尖底没那么尖,船身也没那么宽,航速也同样是中等。

    至于修造的过程,自然是东亚最常见的壳式建造,外板先行、再立肋。深龙骨加艏艉实木填塞,再加上横向水密舱壁。若是把这船放在大明,其实并不算大。单是两广私贸的海商,就有许多与之仿佛、技术更好的远洋福船。在大明,这船唯一的优势,就是胜在用料豪奢,不惜工本。可若是把这船放到美洲,那就是真正一等一的“巨舰”!

    而更重要的是,这艘本土修建的巨船,代表着美洲造船工艺的一次巨大突破。它带动的技术吸纳与发展,几乎如同飞跃一般,跨越了整整两个时代,飞奔着、急迫地追向大航海开启的新纪元!

    “维齐洛波大菩萨啊!这样的大船,一修数年,实在太过耗费心血,修建的成本也太高了!等修完这艘大船,再往下,还是修400料左右的遮洋船,才更为合算!无论是工期、木料,还是船厂工匠的普遍水平,都适合四百料甚至更小的船,像是饺子一样下水...”

    造船所中的木料堆积如小山,忙碌的民夫与工匠人数,也成百上千。可船匠金善树站在巨舰的船头望去,却感到一种压力如山的艰难。他早已不像最初抵达时,憧憬龙江船厂那样幻想,而是清楚的明白:这里的造船规模虽大,但若是放在江华岛的船厂,也只是十几个大匠好手,带着几百个学徒,调动数千丁壮而已。在外来的工匠好手与本地的底层学徒间,出现了巨大的“普通工匠”空白!而要填补这样的鸿沟,只有不断的练手,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逼迫学徒学习才行!

    好在,在这湖中之国,工匠也是一条向上的出路。来这里学习技艺的年轻工匠,可并不都是贫户之家出身,而是有许多来自武士家庭,甚至还有贵族的庶子,各个都极为勤苦。因为,这可是一条能走通的、跨越阶级的正途啊!

    “工匠也可授爵,甚至成为祭司,成为主掌一

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东亚技艺,技术官僚会议-->>(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