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刻者,已过先贤。
当然他兄弟所悟所练绝非一日之功,虽不是旷日持久,也必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过程。这期间朝中、府中也发生了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自然有牵连到水溶与水府的,有些事他兄弟也不能不参与其中。先把他兄弟练功情形作简要概述,让读者大致明白,再来说这些时日里发生的事。
灵岳、灵川受了皇封,不思居官,又不能遽然辞官,便上了谢恩与请假本章,言道:
臣等何其荣宠,以微末之技得隆恩圣怀。不世之恩,降于水家。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http://w_w_w.65j.cN感皇恩君义,思公理私情,能不竭诚效命,尽臣之愚忠?奈何臣二人年幼不懂朝纲,山居难明庙堂。惯于野处恐污朝堂礼仪,习于闲逸怕误圣上托付。伏惟跪请圣躬,恩准臣兄弟明政务于室,习礼仪于家。待年齿长成,事理通达,娴于兵务,必尽为臣之责,驱驰于陛下左右。
臣水灵岳、水灵川谨拜圣安。
皇上看罢水溶代交的奏本,问道:“这二子本章不是北王令其草就?”
水溶叩头道:“陛下明鉴。今日臣上朝时,二子将这本章托付于臣,臣方知二子之意。本待不为其上本,奈何二子确然不通事务,怕有失为臣之责,又学业未尽,臣乃为其代本。”
皇室对水氏的情感可谓错综复杂。皇上对水溶有难以忘怀的同窗之情,对黛玉有永世不能割舍的爱恋之意,一直用皇权守护着她的幸福。对水家的孩子那是双重的喜爱,视若己出。元和公主火逝,皇上想得明白,宫中起火纯属意外,即便水氏兄弟当时应下亲事,亦不能立时成婚。以元和公主笃物之性情,亦难免此时结局。且若非水家父子,德妃娘娘与泰和公主亦难免遇难,即便有过,也功过相抵。
德妃娘娘痛心之下曾迁怒于水灵岳,可是皇后娘娘不能不为泰和公主考虑,若与水氏如旧,泰和公主还有望与灵川结成连理。若以抗婚治罪,水灵川自不能低头,就当真误了女儿。便劝解德妃:“元儿之死,实属意外,并非水灵岳之过,且水灵岳亦救妹妹之命,当思人之恩惠,忘其小过。”德妃娘娘也并非蛮横之人,伤痛女儿之余,水灵岳救命之情涌上心头,又看到水灵岳哀伤之深绝非作伪,也就释怀。何况还有惠妃娘娘从中调停,惠妃娘娘绝对不想此时水氏出现任何差错,否则,与水氏联姻又有何益?
皇家对水氏虽各怀心腹事,殊途同归,都乐
第十一回 悟通明兄弟呈奏本 思祝寿姊妹各怀情(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