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
    可他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又过一月。
    桓都内,迟迟不见孙起撤军,朝堂上也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愤然说道:“岂有此理!孙起竟敢不遵王令!”
    “此人擅自用兵!置君上王令于不顾,实乃大逆不道!”
    “大王!微臣建议,立即着项戈将军,亲往前线,收缴孙起兵权!”
    桓王的脸色,也多少有些阴沉。
    就在众臣纷纷指责的时候,一名禁军却急匆匆跑了进来:
    “报~~~~~”
    一进来,他就单膝跪地,慌忙说道:“禀大王!前线紧急战报!”
    “快!呈上来!”桓王立即指手。
    战报被恭敬送到了王案。
    为孙起亲笔所写,战报中,详细的汇报了这一个月的战事,并说明了己方攻取的城池,请桓王派遣官员上任。
    并在最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军事观点,乞望得到大王的认同,并且立下军令,会在接下来,为桓国取得更多的郡县。
    信中言辞,较为诚恳,桓王读罢,在得知己国又得了不少土地后,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光。
    他是贪婪的。
    先前孙起执意用兵,他刚刚差点就下令换帅了,不过在看到这些利益后,马上又换了一个态度。
    这就是桓王的性格。
    他拿着战报,忍不住连连点头:“好!好啊!孙起又为我国攻下了不少城池啊……”
    听到这话,邱荣连忙趁势站了出来:“大王啊,微臣听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前线战况复杂,孙起未能及时撤兵,想必定然也与战事有关啊。”
    “恩……”桓王若有所思。
    可有人急了,立即说道:“即便如此!那孙起不遵王令,也是事实!”
    “先让他打吧,先让他打吧……”
    桓王看到了切实的利益,心情大好。
    同时作为君主,他不是傻子,一样有着自己的手段。
    在他认为,孙起擅自用兵这件事,与其现在处理,不如先扩大利益。
    这也正说明了,桓王一向见利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