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5 对牛弹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征军到达马赛时,派出参谋长去迎接;也庆幸第六集团军司令官愿意将中国远征军纳入作战序列。面对年轻得有些过分,却又思维敏捷、目光灼灼、军学素养极其不凡的中国将军,法约尔会心地露出微笑。

    “预备集团军群与其谋求向拉昂的突破,不如以有力一部在建立爱莱特河北桥头堡之后,立即沿河岸向瓦兹河―爱莱特河口进击,然后利用瓦兹河东山地、河谷的复杂地形,派出轻步兵向重镇拉斐尔进击,迫使阿尼齐勒夏托――拉昂一线敌军向拉斐尔收缩兵力。我军正面部队则可趁机发起总攻,收复阿尼齐勒夏托,进bī拉昂。”

    法约尔皱起眉头,法军并不擅长轻步兵奇袭作战,将领们对此种战法也颇为陌生。相对而言,德军似乎更会利用轻步兵突击队遂行渗透突破作战,其兵力使用范围也仅仅是在正面战线的某一点上,而非中国将军提出的瓦兹河以东的河谷、山地,纵深达15英里的大规模轻步兵突袭。

    太冒险啦!

    “亲爱的将军阁下,我想这个问题还是放到本次战役完成之后再说吧?”

    石铿一听就知法约尔是用委婉的说辞否决了自己的提议。战役完成之后,德军已经在后撤地域内建立了堑壕体系,已经从撤退中调整过来,还奇袭个屁啊!?战机稍纵即逝,西方人就习惯于攻击――占领――巩固――准备――攻击――占领……他们不会在战场上造势,不会利用造势来影响对方指挥官的判断,造成对己方有利的态势,他们只会调集足够优势的兵力火力压倒对手。当然,这是在战术层面上而言,在战略层面上,西方人的思想还是颇有借鉴的地方。

    与东方的战术、战略思想相比,西方应该说是笨拙的,却偏偏能够凭借先进的武器系统来证明笨拙的能够战胜灵活的。哎……真他娘的被东西方军事文化的不同nòng糊涂了。

    算啦,就当老子简直是对牛弹琴!你们法国人都不想获得更大的战果,老子也少份闲心,还是慢慢打、慢慢消耗吧!

    尽管法约尔没有接受石铿的建议,却还是很友好地提升了中国远征军在预备集团军群的地位――在集团军群司令部筹建一个中法联络处……

    北京,铁狮子胡同,设在国务院内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部。

    月初送走第三师以后,总司令陈宦和参谋长蒋方震就忙着筹备预备军的事情。尽管石铿的电报被全文刊载在国内几乎主要报刊上,可南北双方的对立依然如故。南方要护法,北方要统一,战争迫在眉睫。因此,远征军不可能得到李烈钧曾经说起过的一个师,也不可能得到桂系或者粤军方面提供的一个师。而且,段政fǔ在积极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南方,不可能分出有限的兵力调入远征军,石铿计划中的预备第一师泡汤了。

    所幸的是,中国还有为数不少的青年学生们。他们从石铿的通电中看清楚了南北双方的实质,体会到只有中国远征军才是为国而战,大量的学生报名参加远征军。在录用的一万四千多名青年学生中,遴选出一千四百多名可造之材赴美留学后,留下的编制为远征军后备学兵总队,在已经空闲不少的陆军士官学校协助下开展士官教育,年底将由远征军总司令部出面推荐其中优秀者进入保定军校学习。

    另一方面,在董鸿勋的积极努力下,川军刘存厚所部改编的14师、驻川滇军改编的23师已经开到汉口分批登车,明日和后日就可陆续抵达保定,充实以提前毕业的保定军官生和部分士官生后,合编为远征军后备第一师。在魏宗翰的中央陆军第九师即将担负对南方作战任务时,估计远征军的后备军就有这么一个师了。

    因此,陈宦和蒋百里绞尽脑汁,一方面加强后备第一师的训练,一方面谋求从这个师的基础上陆续扩编出三个师来,以应远征军在欧洲作战的补充需要。如此难度,比当初石铿在一万jīng锐和王承斌混成旅的基础上,加上大量现成部队编制三个师,不知大了多少倍!

    法国人只提供一个师的装备,后备军就只能训练一批送出一半,

195 对牛弹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