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袁大头死后,北洋渐渐分裂,却又通过张勋的三次徐州会议,督军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开始抱成团了,成为左右中国政治局面的最大一股力量。
“府院为代表的中央,督军团为代表的地方,成为当今政治矛盾的主因。正因如此,就应该府、院团结共同推动军队国家化,地方政务自治化,削弱督军的权力,最终达成国家军政统一。如今公府针对院方,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
“二庵说的有道理。”黎元洪用眼神制止了幕僚们,说:“如果公府向段芝泉表示友好、团结之意,而段芝泉还不回京视事,远征军会持何种立场?”
“职部以为,远征军肯定会忠于公府,维护约法。”
黎元洪追问:“你能保证?”
“……”陈宦微闭了双目,在心里念叨着:石铿呐,我是相信你的,我相信你和远征军将士是真正的国家军人!乃道:“职部保证!”
“电召石铿回京,看来,我应该好好跟他谈一谈了。”
总统府的急电送到石铿手中时已近黄昏,石铿不明所以却只能奉命带着秘书张绍华和一个警卫班登上火车赶到北京。
黎元洪屏退了所有幕僚,在总统府的书房里接待石铿。
稍稍寒暄后,黎元洪说:“今日本总统与陈总司令谈及远征军之事,尚有一二事未明,特请石将军来京一叙。”似乎觉得如此说话有些生分,与后面的话不太搭调,黎元洪略微顿了顿,又说:“铁戈啊,本总统和陈总司令都认为,当今中国的政治难题在于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矛盾,而非府、院在一些不关要问题上的争斗,你以为然否?”
黎元洪还没透出真意之前,石铿是不想暴lù自己的,他欠身问:“大总统的意思是……”
“请你为总统特使,赴津请段芝泉回京视事,府、院协力维持政局稳定,保障远征军出战之顺利。待远征军凯旋之后,再谋解决军阀割据之问题。”
石铿一惊,倘若中国的事情真能如黎元洪所说一般来办,又有何事办不成的?!又何须去搞那些yīn谋诡计呢?!但是,这位气倒外jiāo总长、收押财政总长的大总统是真心的吗?这位能力并不出众而出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先生能够实现他方才所言吗?
黎元洪看出石铿的忧虑,也看出石铿内心在剧烈的争斗,乃道:“黎某才浅德薄,身居大总统之位无异于盲人瞎马。幸得陈宦将军提醒,又得石将军秉承蔡大将军之遗命,锤炼出四万国家军队,方觉中国问题之解决有了希望。前番国务会议上,黎某确系sī心作祟……”
“大总统。”石铿站起来,立正道:“职部冒昧建议三点,愿大总统能听。”
“请讲。”
“第一,府、院和谐,以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为要,以府、院权力分配为次;第二,以《约法》择时改选国会,剔除以党派利益为利益之政客,吸纳无党派之爱国、有识之士,然后修改《约法》,制定正式的,符合国情民意的,完善的宪法;第三,地方问题维持现状,待远征军归国之后解决为宜。”
黎元洪沉yín起来。
石铿提出的三点建议,大多是符合自己心意的。如果答应了,石铿多半会真心效命,则自己手中有了四万,不,应该说是八万军队,而且是装备最优等、质素最高的军队,无惧各省督军们。只是,自己这个总统是国会推选出来的,若要改选与总统府关系一直良好的国会,岂不是自折一翼吗?万一把控地方的督军团趁机安chāsī人进国会,那事情岂不是nòng得更糟糕了?
“大总统不妨就某些问题与孙中山先生电报接洽。”
黎元洪重新打量了一眼石铿,他搞不懂石铿究竟是哪一方面的人?自己让哈汉章派人去江津与石铿接洽,结果被拒之mén外不得一见;段祺瑞极力扶持石铿,却未必知道石铿的真心本意;石铿如果是孙系人马,又为何出兵攻击国民党系的赵又新,以至于赵战败身亡?搞不懂呐!
石铿是在得到梁启超的电报“拉拢”,又听黎元洪如此说法之后,才体会到坐拥四万jīng锐的自己在中国政坛上的地位。既然有此地位,又为何不善加利用呢?他又说:“职部今晚拜会梁任公老先生,力争取得他的理解,使府、院、会三方和衷共济、共维时艰。”
“嗯!”黎元洪思虑良久,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