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已经和编辑部通过气了,大家都对你的观点很感兴趣,而且向你约稿是经过我们总编认同的。我可以担保,不管你的评论怎样,都会发表在《羊城晚报》上。就算你的评论无法作为社论在《羊城晚报》发表,也会作为读者观点发表的。”面对戈文的疑问,林萨给出了自己的保证,“至于社论怎么写……你就当写普通的文章,到时候我给你修改。”
“既然这样,那我试试。”既然林萨说的如此的坚决,戈文自然乐得答应了。若是真的能代表《羊城晚报》发表一篇社论,那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一定会更加的广大。
林一铭见戈文答应了,才有些不解的向林萨询问道:“不对吧,小叔,你真的向《羊城晚报》的总编确认过让戈文动笔起草社论吗?他可不是《羊城晚报》的记者和编辑啊!”
戈文听到林一铭的话,同样疑惑的看向林萨。
戈文答应写评论,让林萨拽在胸口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听到林一铭的问话,他端起饭桌上的水杯,微笑道:“当然是经过总编的同意了,不然凭我一个副主编哪里能做得了主。”
“可是戈文并不是《羊城晚报》的人?”林一铭追问道。或许戈文对新闻界接触的少,他可是知道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和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是要经过上级党政机关审核的,本身就是引导社会舆论的武器,怎么会轻易让一个外人染指呢。
“这就要看戈文写的评论怎么样了,如果通过了编辑部的审核,我们会给戈文颁发《羊城晚报》的特约记者证。”林萨说道。
“原来如此!”林一铭恍然大悟。
一直都侧耳听着林一铭和林萨对话的戈文也终于弄清楚了一件事情,看来这社论还真的不好写呢。怪不得林萨已经提前告诉自己,评论有可能作为读者观点发表呢。想到这里,戈文向林萨问道:“林叔,评论的观点是不是必须采用我昨天提出的‘个人生命价值’呢?”
“不错,我们就是希望你写的评论就像昨天你在阅报栏说的那样,并不简单的判断‘大学生救人’的对错与否,而是要挖掘其中更深层的内涵,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说到这里,林萨有些感叹,“在以前大家接受到的教育
第38章 社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