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后诗篇。

    在后世,戈文阅读过海子所有的作品,他坚信海子有潜质成为征服一个时代的伟大诗人。海子死前创作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当时的中国诗坛极为罕见,被评价为是“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

    只是任何人都没有想不到能写出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温暖的诗歌的海子竟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就在这位大海的儿子即将踏上征服一个时代的光明路途的时刻,悄然而逝。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遗憾。

    海子十五岁考入北大并开始诗歌创作。到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从盛放到死亡,刚好十年。他身置于废墟穷尽一生,坚持不懈地构建着他理想中的“神性的史诗”。在戈文的心里,他就是离上帝最近的诗人。

    在他的诗歌中,理性和感性完美统一,扑面而来的对生命终极的追问,“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的疼痛,却依然怀着“一切源于爱情”的执著。他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把希望和幸福的美好祝愿寄给人类未来的高洁情怀,深深地打动过所有人。

    戈文还记得前世读书时学生们用手抄本,狂热地把海子的诗歌一首一首摘录下来,然后在夜凉如水的路灯下,默默地诵读的情景。

    戈文还记得,一位诗社的女生在听到噩耗后,痛哭得晕死过去。许许多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他们中有青年学生,有中年教授,还有一脸青涩的孩子……这些人。用哀思,用各种朴素而真挚的方式纪念着海子。纪念这颗才华横溢却过早陨落的流星。

    所有热爱诗歌的人,都是大地的孩子。

    每一个走过八十年代,并且喜爱海子的人,都曾在他的诗歌里获得过温暖和抚慰。

    好在戈文穿越了!

    那些曾经的美好,这些善良的人儿,不应该就这么轻易的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任人凭吊!

    ……

    ……

    八一湖畔露天诗会的场地中央,一个带着大框眼镜,头发浓密年轻人正在大声的朗诵着他的诗歌: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当眼镜年轻人念完这首诗,现场竟然出现了片刻的冷清。

    戈文的眉头不可察觉的微微皱了一下,然后他就喝了一声好,然后用劲鼓起掌来。

    眼前这个穿着旧西服带着眼镜的年轻人正是海子。

    戈文是中国政法大学演讲时见到的查海生,此时的查海生还没有用海子这个笔名,要不是他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戈文看,戈文还真认不出眼前的人竟然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这个时期的查海生刚大学毕业,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刊做编辑。编辑是个清闲的工作,可查海生却一天到晚都在忙,他忙着写诗,忙着与别人交流,知道戈文来学校演讲,便主动来向戈文交流诗歌写作。

    知道了查海生就是海子后,戈文便主动与他交流。

    这个如同一张大白纸,除了读书写作,其他人情世故一概不知,只想将自己泡染在诗歌海洋里的查海生,让戈文心中的那个愿望变得无比的强烈――他要改变海子的命运!

    两人成为了朋友。

    这次露天诗会,戈文便特意邀请了海子参加。

    现在查海生的诗歌朗诵完后,竟然没有叫好声,让戈文很是吃惊。

    看到场中有人鼓掌,围在四周的人群也开始迟疑着鼓起掌来。

    “这诗什么意思?”

    “没有听懂啊!”

    “亚洲铜是黄铜吧?”

    ……

    查海生便是在这样的议论声中,默不作声有些脸红的走到戈文身边。通过这些天的接触,戈文知道查海生这人有些腼腆,遇到别人的责难或者是夸奖,他一般通常都是这样,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要说的话就把它憋在心里。

    顾城和舒婷就站在戈文的身边,此时两人也有些难堪。

    查海生是戈文介绍给他们的,且不说查海生的诗歌本就不错。单说戈文对查海生的看好。两人可都是看在眼里的。没想到查海生朗诵后现场竟然出现了冷清。这不由的让两人有些尴尬。

    要知道,今天朗诵的可是有很多诗歌爱好者的习作,论质量根本无法和查海生的这首《亚洲铜》相媲美。

    戈文拍了拍查海生的肩膀,便往场地中央走去。

    四周的人看到中央的空地上又有人站

第242章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