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笑了笑:“这个是不假,但是我创造了一种不属于道法的养生之法,太极拳,这项养生之法大大延长了我的寿命。而且我是身处这口灵泉之上,不断的将这些灵气化为己用,所以我身体的消耗的能量要比常人小的多,所以我身体的老化度也降低了很多!”
欧阳千龙点了点头:“这个我可以理解,不过你作为武当的开山祖师,怎么会在这个地方?难道你不管你的武当派了吗?”
张三丰苦笑道:“我的寿命即将萎缩,我在六百年前就已经在这了,我一直呆在这动也不动,就像一个活死人一般。我努力的想让自己活下来,为的就是等上面的人来,只有上面的人来了,我才有可能活下去!”
欧阳千龙点了点头:“这个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
欧阳千龙不由的想起了在书上看到的关于张三丰的一些注解!
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o)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张三丰著述丰富,诸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被后代收积成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称他的《大道论》穷尽性命归真之道,微圣贤仙佛之理。不过,张三丰的杰作当称《无根树》丹词。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这篇无根树共24,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