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7章 养殖业的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契苾家族里面的地位却是不低。

    毕竟她如今是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教谕,在整个长安城医学圈里面都算是小有名气的。

    这一个人在家中的地位,往往是跟他在社会上的地位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的。

    如果一个人在外面混的非常惨,那么他在家中的实际地位很高的可能性是比较低。

    反过来的情况倒是有可能出现。

    不过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因为他疼爱家人。

    就比如一个霸道总裁回到家中,在老婆女儿面前变成低声下气的样子,这并不是他真的地位那么底下。

    “就这个规模,你还觉得大?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啊。

    你是不知道现在外面的百姓对于养殖鸡鸭和猪的热情有多高吧?

    哪怕是我们的规模再扩大一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

    契苾朵朵掌握的信息,自然是比契苾强要多。

    已经意识到朝廷在大力鼓励发展养殖业的她,敏锐的意识到了饲料产业的机会来了。

    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不管契苾家族在这个行业里头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都不至于挤压原本世家勋贵的利益。

    这种全新行业,最适适合契苾家族这种番邦异族归化的人家。

    要不然的话,你贸然进入传统的酿酒业、粮食业、食盐业之类的,肯定在不经意之间就得罪了一帮人。

    到时候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是什么情况,就把人给得罪了。

    这个显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场面。

    所以这些年,契苾家族虽然颇受李世民的信任。

    但是他们在商业上面的造诣,却是一直都不算是很高。

    甚至就连阿义那家族的财富,都要比契苾家族要多。

    这种局面,契苾朵朵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

    长安居,大不易。

    这话不仅适用于普通百姓,对于他们这些勋贵来说,也是一样的。

    像是契苾家族,他们需要供养的人就有不少。

    甚至还有一些曾经的部下过来寻找救济的。

    你帮还是不帮?

    “三娘子,修建这个作坊本身需要的钱财还不算特别多。

    但是对应这种规模的作坊,需要收购的玉米、豆粕等钱财的花费就比较大了呢。”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饲料作坊,自然是需要有足够的材料才能生产饲料。

    这些材料,那都是需要真金白银人家才愿意卖给你的。

    要不然你老想着压货,哪有那么容易呢。

    毕竟大家的信任关系没有到那个份上。

    “没关系,我找阿耶要钱。如果不够的话,我出面去找大唐皇家钱庄借个一两万贯钱。

    反正这个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契苾朵朵是铁了心要发展饲料作坊了。

    “好的,那我尽快的跟负责生产蒸汽机设备的作坊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优先比我们饲料作坊需要使用到的设备生产出来。

    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虽然使用蒸汽机设备的投入会大一点,但是生产效率会高很多。”

    契苾强显然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应该提前完成的准备工作,他都是有在推进之中的。

    只不过他觉得这个项目没有必要推进的那么着急,可以适当的缓一缓而已。

    “蒸汽机的使用是大唐今后发展的趋势。

    整个作坊城的各个作坊,至少有一半都在开始使用蒸汽机设备。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饲料作坊要建设成为大唐最大的饲料生产基地,肯定要优先考虑蒸汽机设备。

    不管是原材料的粉碎和搅拌,还是后续的一些工艺处理。

    只要能够使用蒸汽机设备的,那就使用蒸汽机设备。

    另外我听说劳牛发动机作坊那边也开始结合发动机推出了一些设备。

    如果有合适的话,我们也是可以使用的。

    反正我就一个观点,这个饲料作坊是我们契苾家的支柱产业,关系到未来家族的商业发展。

    所以你不用怕花钱,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三五年之后的需求来进行规划。

    不要每年都发现自己的产能不够了,每年都在那里不断地改造设备,扩建作坊。

    这样就比较被动了。

    一不小心就被其他的作坊给超越了。”

    契苾朵朵作为这个时代比较有远见的女性,天天在观狮山书院接触一些精通科学技术的人员。

    自身的眼光自然也是很不同。

    再加上她的身边有不少人跟李宽关系密切,所以对于朝中的一些政策方向,她也是比较清楚的。

    “我明白了,我等会就开始跟各个作坊协调,确保我们的作坊按照计划来推进。”

    契苾强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看到契苾朵朵的态度那么坚决,也就不在多想那么多,好好的去执行了。

    ……

    临近年关,不少人发现一家不知名的餐厅,居然在《大唐日报》上面打起了广告。

    “掌柜的,这个都城餐厅,听说是太子府那边搞出来的,你说会不会给我们的生意带来什么影响?”

    五和居中,伙计潘伟看完今天的《大唐日报》,立马找潘旺汇报情况去了。

    这些年,五和居在点都德和味之素的竞争之下,一直顺利的挺过来了。

    如今他们三家算是长安城最有名的餐厅了。

    一时之间,倒也很难说到底谁的档次更高一些。

    所以对于一般的新开设餐厅,他们是根本没有放在眼中的。

    因为大家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但是都城餐厅在《大唐日报》的关键页面上打广告,并且听说背后还是太子府的人在搞。

    这就由不得他们不紧张了。

    毕竟长安城各个酒肆里面的菜式,有一半都是从当年的楚王府里头流传出来的。

    或者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太子府有人出面开设餐厅,他们自然比较紧张。

    “这个事情有点奇怪,按理说太子府的人如果想要开餐厅,早就动手了,根本不用等到现在。

    并且这个行业,他们要想那第一,根本就没有我们什么事情。”

    潘旺对新式菜肴的影响力是非常清楚的。

    可以说长安城那么多的餐厅酒肆,都是受到了新式菜肴的影响的。

    或者说都是得到了新式菜肴的福利。

    现在冒出来一个都城快餐,他们心中有疑问也是很正常的。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都城快餐后天就要正式开业了,并且一口气在西市、东市、大唐交易中心和杨氏茶叶大厦开了四家分店。

    据说今后还要开设更多的分店呢。”

    潘伟的信息收集工作,显然做的还算不错。

    “如果他们走的是高端路线的话,那么一口气开设那么多分号是有问题的。

    我觉得都城快餐的定位应该跟我们不一样。

    并且从名字里头就能看出来,他们叫做快餐。

    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比较有限的。”

    潘旺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事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希望是这样呢,要不然我们就比较麻烦了。”

    “后天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讨论来讨论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潘旺觉得还是到时候去现场看一看为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