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2章 西州困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这个时候,怎么充分的发挥大唐的优势,此消彼长之下来个大胜,就是苏定方希望看到的结果。

    “现在大食帝国的军队分布在几十里内,立马出动的话,还真是有可能会打草惊蛇。

    正好热气球营这段时间也要再适应一下西州这里的情况,过个几天再考虑出战,也是合适的。”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有不少火油弹被运送到西域。

    甚至最优先补给的就是火油弹和炸药包。

    这是最能发挥唐军优势,给大食帝国致命一击的东西。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将作监制作的火油弹和炸药包的威力,也是越来越大了。

    像是那种添加了白磷的火油弹,那真是不烧完就熄灭不了。

    而添加了玻璃碎片和铁珠的炸药包,爆炸的时候的威力,也是非常猛的。

    特别是在密集阵营的地方爆炸,那绝对是一切裸露在外的人员和马匹的克星。

    当然了,这些东西肯定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人家把队形搞得非常分散的话,那么杀伤力就会变得非常有限了。

    毕竟西域地域辽阔,真想要分散开来,你的火油弹和炸药包就成为鸡肋了。

    当然了,除了炸药包和火油弹之外,唐军大量装备的连弩,威力也是大的巨人。

    为了便于移动和装载弩箭,所有的连弩都有一个类似于板车一样的东西作为底盘。

    这么一来,不仅连弩可以快速移动,还可以装载更多的弩箭。

    到时候万箭齐发那种场面,绝对可以让一大批大食人倒在西域。

    连弩这个东西,只有大唐掌握了。

    并且现在使用的精钢制作的标准弩箭,一般的国家也是消耗不起。

    也就大唐这种不缺钢铁的国家,敢这么任性。

    “嗯,就是不知道大食人会不会按照我们的节奏来推进。

    他们要是直接越过西州,朝着伊州而去的话,那就比较尴尬了。”

    “大总管,大食人在西域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他们肯定也是有探子分布在四周的。

    如今我们的队伍都在西州城,他们要想最快速的拿下西域,那么把我们直接消灭在西州,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如今他们的队伍人数比我们多,他们自己觉得战斗力也比我们强。

    这种情况下,他们放弃西州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甚至我们大军全部集结在西州,他们还觉得是一个对他们非常有利的事情呢。

    毕竟这样他们就可以一网打尽,一劳永逸的解决大唐的军队,彻底的占领整个西域。

    然后就可以迎来西域的冬天,迎来一个休整的时间。”

    薛仁贵显然不担心大食人会放过西州,去其他地方折腾。

    真要是这样,他们就没有必要集结在西州城外了。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那我们就先看看这几天的局面发展情况吧。”

    苏定方想了想,觉得薛仁贵说的也有道理。

    站在大食人的角度考虑,肯定是希望唐军不要分的太散,这样不利于他们尽早的解决战事。

    这个事情上,双方的述求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对方集结在一起,都觉得自己可以吃掉对方。

    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自然就要等下去才知道了。

    ……

    “二叔,这个情况有点不大对劲啊,整个西州都被大食人给包围了,但是也没见到朝廷的大军出去迎敌呢。”

    西州城中,跟着大军来到这里寻找机会的刘金生,脸上满是担忧。

    “论起行军打仗,人家才是专业的。

    苏将军和薛将军采取现在的策略,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我们现在先等一等就是了。”

    刘文飞虽然心中也有所担心,觉得西域这边的情况,似乎跟自己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不过在最上面,他还是在安慰自己侄子的。

    “听说大食帝国的人把四周的部落都给扫荡了一遍,搜刮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和牛羊马匹。

    这个时候他们的实力应该是进入到西域之后最强大的时候。

    再加上他们的人数也比我们多,到底能不能赢得这场战争,还真是不好说啊。”

    刘金生心中开始为自己的小命担心。

    西州城外,如今已经有了大食人在叫阵了。

    这种事情也是不可能瞒得住的。

    所以城内的气氛,很快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我们大唐这些年来对外作战,什么时候输过?

    十几年前太子殿下带着一千多人马还能直接把胡人的几万骑兵给打败了。

    后面以少胜多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

    如今大食人虽然比我们多个几万人,但是我觉得最后的胜利肯定也是属于我们的。”

    刘文飞这个时候,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战争这个事情,你自己不亲身经历一下,是很难感受到那种影响的。

    站在长安城的茶楼里面,你怎么吹都没有问题。

    但是把你真的扔到战场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听说外面大食人每天都在门口叫阵,但是我们的大军却是连城门都不敢出。

    这种情况下,很难让人感到放心啊。”

    跟刘金生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

    毕竟大家哪怕是对大唐有信心,也是要正视兵力上的差距的。

    最关键的是唐军现在的表现,让大家感到有点担忧。

    “论起用兵打造,论起对兵法的了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哪个国家比大唐要强。

    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我们没有看懂的东西在里头。

    要不然大军也没有必要从伊州转移到西州这里来。”

    “希望如此吧!”

    刘金生说着连自己都不大相信的话,脸上的忧愁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

    ……

    吐蕃国。

    长期生活在高原上,他们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传递信息的方法。

    跟大唐的飞鸽传书有所不同,他们善于训练金雕。

    虽然很少有金雕能够顺利的被驯化,但是一旦成功之后,不仅可以用来追踪敌人。

    还能很便捷的用来送信。

    在吐蕃国最西边的城池里头,就有金雕可以跟逻些城进行通信,将他们在西域打听到的情况,及时的传递回去。

    “赞普,唐军出动了数万人,如今已经到达伊州了,按照日程,现在很可能行军道西州,并且在那里跟大食帝国发生冲突了。”

    逻些城中,禄东赞兴高采烈的来到松赞干布面前,汇报着最新的情报。

    “唐军果然出兵了?他们开始打起来了吗?”

    松赞干布是最希望大唐能够跟大食拼的你死我活的。

    这样一来,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趁着双方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把西域给抢了下来。

    哪怕是不能长期的守住西域,也能好好的收刮一番,让吐蕃国的实力暴涨一轮。

    要知道,战争财是最暴利的。

    “西域一直都被大唐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又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地段。

    大食帝国的军队出现在了西域,就意味着双方迟早会有冲突。

    眼下唐军的行军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按照推测,应该是已经打起来了。

    不过我们也还要等下一封信件的到来,才知道具体的情况。”

    虽然禄东赞觉得双方应该已经开始交战了。

    但是毕竟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他也不好说的那么肯定。

    “大食人有十来万大军,唐军也有数万大军。

    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不管最终是谁胜利了,肯定都会给双方带来大量的伤亡。

    甚至有可能让西域陷入到进一步的战乱之中。

    这个局面,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好事。

    就是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战争,能够持续多久。

    要是能够折腾个几年,把他们双方积累的财富都好好的消耗掉一些,对于我们吐蕃国今后的发展就大有好处了。”

    松赞干布的计划很好。

    大食帝国跟大唐之间打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坐收渔翁之利。

    “我已经安排人手密切的关注这场战争的情况。

    如今的西域,已经是乱成一团了,到处都有战火。

    各个部落都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袭击,有时候连情况都没有搞清楚,就被人家给扫荡了。

    我觉得为了让这场战争进行的久一点,到时候如果大食帝国出现展示不利的局面的话,我们可以在背后帮帮忙,让他们可以跟大唐一直斗下去。

    而如果大食人赢了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安排商家去跟大食人做生意。

    他们手中肯定有大量的战利品需要处理的。”

    为了让战争能够持续的时间长一些,禄东赞也是不予余力的在想办法。

    这场战争进行的越久,吐蕃国的发展空间就越广阔。

    终归有一天,吐蕃国可以无视大唐的存在,杀进长安城,好好的享受一把世间的荣华富贵。

    “嗯,大相的这个提议非常不错,我完全支持。”

    松赞干布的观点,自然是跟禄东赞完全相同的。

    按照他的理解,现在吐蕃国四周,也就只有大唐和大食的国力能够压吐蕃国一头。

    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想到了《三国演义》里头的场景。

    大唐就是魏国,实力最为强大。

    而大食帝国就相当于东吴,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只有蜀国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落后,需要考虑联合吴国来抗击魏国。

    如果吴国跟魏国发生战争的话,那自然是希望这场战争打的越久越好。

    要是能够一直打下去,那就完美了。

    “大食人现在在西域搞得那么狠,肯定会导致不少人觉得西域不安全。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人能够偷偷的引导一批有钱人来到吐蕃国生活,对我们的发展应该也是很有好处的。”

    禄东赞现在也想着开始从西域的乱局之中获取一些好处。

    “嗯,只要愿意来我们吐蕃国的,特别是那些有手艺的匠人,我们吐蕃国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大相你可以安排人员去西域里头多散播这方面的消息,多为我们招募一些匠人回来。”

    松赞干布对于匠人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有很直接的认识。

    之前逻些城的各种工艺水平也是比较差的,但是消化吸收了尼泊尔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技术之后,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赞普您放心,一切我都会安排妥当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