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横财,外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要出去见王良天。

    因为之前周泰山和周黎茗对王良天的高评价。

    无形中让孙峰也更加认可王良天。

    夏夜11点,大排档依然热闹非凡。

    吃烤串,喝冰啤酒,似乎是人们夏夜消暑的标配。

    孙峰和王良天也不免俗。

    在一个烧烤摊偏僻一点的桌子旁坐下。

    王良天主动点了不少烧烤。

    孙峰把关于拉上官腾飞和刘穆恩入伙的事,告诉了王良天。

    他以为王良天会有些不悦,毕竟利益被稀释。

    没想到王良天居然很开心,很赞同。

    王良天知道,很多关系,都是靠利益维系的。

    就算是亲兄弟,有时候必要的利益绑定,也是很重要的。

    日后魔都市场的拓展工作,肯定要多麻烦刘穆恩的老妈周黎茗的。

    甚至也会请他外公出马。

    把刘穆恩拉进来,很多事情就好协调沟通了。

    这叫名正言顺。

    所以王良天直接说,以前的利益分配比例,自己现在只要一成。

    其余的四成平均分给上官腾飞和刘穆恩。

    孙峰觉得不能亏了王良天,毕竟医药代表这个工作是他的主业,得让人家吃饱饭。

    自己现在真的不缺钱,鼎鼎空间的钱,一大把呢。

    最后孙峰很干脆的霸道一次:

    孙峰和王良天,各占三成,刘穆恩和上官腾飞,各占两成。

    王良天在心里对孙峰的肯定更甚。

    孙峰把周泰山的两点建议告诉王良天。

    让他参谋,如何能够顺利实施。

    王良天寻思半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一、天济医院调派业务骨干出门诊时,各家医院派一个代表现场观摩学习。

    第二、参加培训班。

    县医院每期50个名额,其余5家医院每家20个名额。

    收报名费,具体金额具体协商。

    同时要求各家医院必须副院长级别带队,全程参与培训。

    培训后会严格考核,并统计考核达标的人数。

    上一期各家医院参加培训考核达标的人数,是下一期参加培训的名额。

    每期培训,争取录制视频,方便带领更多的医生学习。

    费用会以酬劳的形式,发给培训者。

    第三、派往天济医院进修医生的名额分配。

    进修医生以中青年为主。

    进修为期一年,工资由原单位发,天济医院酌情给与相应补贴。

    每家的名额,在总名额的前提下,自行协商。

    但事先要和所有去天济医院进修的医生签订协议。

    学习完成后,必须无条件为原单位医院服务5年,5年后,去留自由。

    孙峰觉得王良天的想法很好。

    培训不能只流于表面,

    费了那么大的劲,结果只是走个形式,有什么用。

    必须学到东西,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大众。

    他觉得有必要加强必要的行政干预。

    但具体怎么干预,他需要找王博源沟通。

    和进修医生签订服务5年协议,十分有必要。

    否则人家进修完,打个辞职报告,走人了。

    原单位上哪说理去。

    聊完正事后,开始聊副业。

    王良天帮孙峰找了五个药品。

    五个药都不是王良天自己公司生产的。

    但都是一线城市的经典必备用药。

    医保,农保啥的,也都有这五个药。

    利润空间,相对来说差一点,但也勉强能够操作。

    但阳沐县所有医院愣是没有这五个药。

    替代者倒是很多,但用王良天的话说,质量和效果差远了。

    大药厂的药,质量绝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比小药厂的药好。

    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很多认都说:

    在魔都居住的老人,买药时,首先选择国外的大品牌;

    然后选择国内的大品牌和魔都当地的品牌;

    最后才会考虑别的厂家的药。

    不是没有道理的。

    孙峰没想那么多,既然是好药,

    那就一次性把这五个药,开发进阳沐县六家医院。

    这个想法被王良天制止了。

    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吃急了,会被噎着。

    关系是一步一步建立的。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先拿两个产品试探性开发。

    目的是探索各家医院盘根错节的关系。

    同时上下打点,把关系链建立起来。

    毕竟现在和医院大领导的关系,并不牢固。

    说白了,就是人家想求你帮忙牵线搭桥,缔结友好合作医院。

    但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了。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孙峰的建议,派人参加培训班,派人去天济医院进修。

    还是个未知数。

    孙峰觉得有道理,虚心接受。

    王良天很坦诚的给孙峰建议,不要把太多精力耗费在阳沐县。

    因为阳沐县太小了,满打满算六家医院。

    容量有限,市场不规范,不良竞争无限多。

    孙峰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没放在心上。

    年轻的他,总觉得事在人为。

    但他忘了还有一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有时候,经验这玩意儿,很管用。

    孙峰想让他帮忙推荐合适的人时,王良天为难了。

    王良天告诉孙峰他早已不负责阳沐县的市场,接替他的同事,和他关系也不好。

    实在是无人可推荐,因为他负责阳沐县市场的时间太短,没时间培养亲信。

    王良天在和孙峰聊天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溜几眼旁边的一对青年男女。

    凭他多年的经验,很肯定的判断,

    这俩人,一定是做医药代表工作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