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德国来的二大爷教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入军旅生活,让这些人训练格外有劲,阳刚十足的表现也深深地吸引了朝鲜来的那些女生们,他们那里见到这里勇猛健壮的男人呀,一个个在旁边露出了倾慕的眼神,这样一来,他们的训练更加努力刻苦了。

    所以当教官德文哈希姆赶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这么热情激昂的训练,本来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纯粹只是看到钱的面子上才过来的公司,有了一点信心,还以为要训练那些懒散而又狂热的巴基斯坦人呢,原来是中[***]人。

    在军事作风上面,中德两国很有共通之处,一样的一丝不苛,一样的作风硬朗,一样的令行禁止,虽然对于这些落后的训练手法很有异议,但德文哈希姆教官对于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他看来,很多训练手法损坏身体且很没有必有,在这方面,苏明自然是全部听从,首先,国内的训练都是从苏联的大军团作战训练继承而来,缺乏专业化,缺少人姓化。

    苏明自身又不专长,重金把人家请了过来,就是相信人家的专业素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放眼全球皆准的道理,不过遗憾的是这个家伙懂得英、法、葡萄牙等多国外语,就是不会中国话,还得给他配一个翻译。

    苏明向他讲述了自已的设想架构,一个单独的工兵小队,没道理放弃那些人的专长,而且工兵部队对于防守有很大的增强作用,平时用来防守这个基地,其它的人则分成了三个小队,分别处于临战、值勤、休养等不同的作战状态,小队下面则分成不用的作战小姐,各负其职,这样一来每

    一支小队都可以执行单独的作战任务。

    “苏先生,请恕我直言,如果按照我们GSG9标准筛选的话,这么多人至少要淘汰到一半以上的人,远远达不到你的要求,而如果降低标准的话,作战效能也会跟着降低。”德文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人员还会进行补充,而且我相信淘汰率绝对没有这么高。”对于中国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苏明从不怀疑,很多外国人觉得完全没有可能坚持下去的事情,中国人都可以坚持到底。

    “我会拭目以待的,希望苏先生到时候不要干涉我的工作。”德文仍然坚持自已的看法。

    “绝对不会的,筛选的时候德文先生能不能注意一下,从中挑出一些仍然具有潜力和适应姓更强的人,我准备再组建一个高端的顶级的Z小队,三十个人规模,只需要在这些人中挑选十个人就行,其它的人我正在招募中。”

    “没有问题,不知道苏先生这里接受不接受其它人种的加入,比如说俄罗斯人。”

    “可以,只要专业素质达到你的要求就行?当然了,另外还有人会同样进行考核。”世界上怀才不遇的人多了去了,不一定非得都要中国人不可,掺杂几个外国人也未尝不可,只要主体是中国人就行。

    “没问题,他是里加诺夫,是一名天才的爆破手,至少在我见过的人里面,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不过他要的薪水可不低哦。”外国人就有这点好处,举贤不避亲。

    “年薪三十至四十万美元,行动有特别补助,伤残有十倍的怃恤金,死亡有二十倍的赔偿,当然了,

第213章 德国来的二大爷教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