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8章 工业之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们的虎须,不是有好几个大项目都跟苏氏有关,而且苏氏也同时被好几个大佬盯着,他们早就对苏氏动手了。

    要知道军方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在国内,打进一个公司内部,运用国家大义策反几个人员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苏氏里面的情况他们也不是不了解,就是因为觉得苏氏对他们是完全开放的,很多手段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用呢,没想到关系就破裂了。

    某天深夜,那两个人偷偷被苏明放走了,从此两个人就消失在人世间,从来没有再出现过,只有李若林望向苏明的目光跟以前有所不同,似乎带有了一丝的畏惧和认同。

    借着跟住友良好的关系,罗少君在住友那里订购了一批高温高压反应炉和超硬质合金刀具,仍然由香港做为中转站,设备到达苏氏的时候,涡轮盘的试制就立即开始了。

    这个时候军方的机床订单已经接近尾声,本来暗示过的大批后续订单不见踪影,苏明也不着急,先把自已的工厂设备完善了再说,同时对机床进行疲劳姓检修,防止金属变形引起来的精度不足。

    然后苏明把试制出来的涡轮盘给国防科工委寄了过去,国防科工委经过验证,发现完全符合所有的技术要求,联想到上次为难式地给人家一个样品就让人家制出成品来,这真制出来了,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这批二手的发动机是为海航的飞豹准备的,虽然在70年代,国家已经拿出5亿英镑购买了这套劳斯莱斯公司“斯贝MK20

    2”的生产专利,仿制生产过程一直受困于基础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而无法达到军方的要求,一开始是没有飞机可用,等海航决定上马飞豹的时候,发动机仍然没有完全掌握。

    在这种斯贝发动机的前面,曾经进行过数次项目攻关,但无不以失败收场,目前最为先进的歼8II战机用的仍然是测绘米格21的涡喷发动机,可以说从一开始,中国根本就没有掌握航空发动机的读力研制要素。

    落后的方方面面多到数不清,一个一个技术难题攻关下去,几十年上百年都有可能,火箭导弹用的航天发动机一开始就立足于自主研制,在起点高的同时,也锻炼了一批人材和先进的意识,而航空发动机一开始走的就是接受援助的道路,反而影响自主研制能力,当然,航天发动机是一次姓的,而航空发动机必须重复使用这个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象国内初次接触波音飞机的时候,得知这种飞机从生产出来一直到退役根本不用更换发动机都感觉到极不可思议,这简直就让习惯了俄式发动机的寿命的中国人很不习惯,一开始不相信,强烈要求为飞机购买备用发动机的时候,美国人还感觉到中国人不可理喻呢。

    遗憾的是这款发动机的测绘仿制难度更高,无奈之下只好花大价钱从英国购买了斯贝MK202这款60年代初的发动机,但是仿制难度仍然很高,眼见着飞机都要大批量生产了,发动机还不知道在那呢,这时候正好有情报人员打听到英国的仓库里面还放着一批二手的发动机,虽然是鬼怪式战斗机退役之后从上面折下来的二手货,

第148章 工业之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