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鸟枪换大炮,别墅办公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今年冬天雪不停,像是要把去年冬天欠下的积雪全给送还回来。

    大寒傍晚开始飘雪花,飘了一晚上又飘了一个白天,然后还是阴云密布。

    不过这次下的不是大雪,就是雪花一直在飘洒。

    钱进估计这次用不着除雪车了,到时候各个街道组织着简单扫扫雪就行了。

    腊月十六星期三,钱进还是在下班后去筒子楼办公室。

    结果一进门,一群中队长和副中队长挤在里面烤手取暖。

    他们也烤了地瓜花生。

    都是昨天各街道居委会送来的慰问品,钱进没拒绝,这是各街道的心意。

    反正他们不是解放军,纪律没必要那么严格。

    另外他反而不收这些慰问品,各街道才会不愿意。

    因为随着劳动光荣建筑大队的成立,劳动突击队的价值越发显现。

    各街道都清楚,必须得跟他们搞好关系,以后有点什么泥瓦匠木匠活,找他们可能随手就办了。

    钱进进门,汪小意递给他一个烤地瓜。

    徐卫东说:“还吃什么烤地瓜,看报纸啊。”

    “咱们上省报了!”庞工兵兴奋地举着一份报纸给钱进看。

    《大地日报》。

    这是全省最有分量的几份报纸之一。

    钱进打开看,结果头版头条就是关于他们的长篇通讯报道:

    《风雪中的脊梁——记海滨市劳动光荣建筑大队对海滨市各街道危房修缮攻坚战》

    报道详细描述了建筑大队在钱进、陈井底带领下,克服严寒、运力不足、技术难题等重重困难,在不到一个月内完成全市三百余户危房修缮任务的事迹。

    文章高度赞扬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心系群众、无私奉献”、“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精神,称他们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海滨市旧城改造的先锋队”。

    报道还配发了多张照片:

    队员们冒雪砌墙、陈井底带人扛着松木做檩条、钱进在工地与居民交谈、以及修缮一新的房屋对比图。

    照片挺多的。

    大家伙很激动:

    “钱总队,咱这次可是真出名了,上省报啊,我草,咱们真上省报了!”

    “快看,这张照片是我,我在砌墙,娘的当时拍照的人说一声,我摆个架势,结果我正蹲在地上,这姿势看起来太埋汰了……”

    “还有陈大队长和钱总队呢,钱总队这张照片牛啊,登高望远……”

    钱进的照片是特拍的。

    他站在一栋刚修缮完的楼顶上查看工作,那姿势跟苏联红军登上德国国会大厦插战旗似的。

    《大地日报》是中午送到市内的,一行人早就看过了,可如今跟钱进聊起来,一个个的依然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就像昨晚庞工兵说的,默默无闻的知青、土里刨食的农民,这两类人以前都是城里市民看不起的。

    知青们没工作,农民们是土老帽。

    如今不光各条街道的居委会肯定了他们的功绩,省报更是做出了肯定。

    如果说居委会和市民的肯定是一块布,那省报的肯定就如同给这块布镀上了一层金边。

    这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全省最高层面的认可!

    甚至稍微夸张的说一声,现在他们这个劳动光荣建筑大队的名字响彻了全省!

    钱进也很高兴。

    建筑大队打响了开门炮,拿了个开门红,这太好了,比他们之前办的流动食堂和服装厂都要牛。

    外面天气更冷了,雪下得更大了,可是钱进心里却火热。

    他看大小干部们都兴趣高昂、情绪激动,便挥手一拍桌子:“今晚会餐!”

    “好!”一行人拼命鼓掌。

    工人们出大力,太喜欢吃点好的了。

    庞工兵作为总秘书开始忙活:“钱总,去哪里会餐?还是去培训学校吗?”

    钱进说道:“不,不过也是去昆仑山路,咱们去看看市府给咱安排的新办公楼,这是建筑大队的同志们给咱总队挣来的办公楼!”

    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

    将建筑稀少、风景秀丽的昆仑山覆盖成一片静谧的银白。

    只有偶尔飞鸟扑棱翅膀从树林里掠出,才会制造出点动静。

    一辆公交车困难的行驶在道路上,最终在站牌停下。

    车门打开,一群粗壮结实的工人跟着钱进下车,他们浑身都是热量,说话声音粗野狂放,顿时,这条街道的静谧被打破,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钱进不了解037号别墅的情况,但八中队的第二副队长云波涛恰好是昆仑山路居民,他大概听说过这栋别墅的情况。

    他说这别墅是一栋带着传奇色彩的老建筑。

    在旧社会的民国时期,这地方曾经是比利时的领事馆,后来新中国成立就变成了一些协会的办公场所。

    比如海滨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海滨市音乐家协会、农业协会等单位都在这里集中办公。

    但随着混乱年头的到来,这些协会被赶走了,这地方又成了一支乱七八糟青年队伍的办公地点。

    几年之前这些办公点被取缔,里面的人又被赶走了,从那之后一直空置,如今落到了他们手里。

    钱进一听,这地方经历了不少组织啊。

    那不行,以后他得想办法站稳了!

    要是有机会,就以劳动突击总队的身份给买下来。

    昆仑山路这地方以后房子价值很高,它依山傍海,环境清幽。

    就拿他们下车后来说,道路两旁栽种着高大的法国梧桐,彼此间距离都是一样的。

    只是此刻枝桠光秃,落满了积雪。

    037号院坐落在道路旁一处微微隆起的小坡上,背靠苍翠的松林,面朝波涛起伏的蔚蓝大海,只要是这别墅任何朝南的房间,都可以看到大海。

    这地方隔着公交站牌很近,所以韩兆新交给他们办公确实是考虑周到。

    公交方便,以后队员们来办公就方便。

    别墅被一道高大的围墙包围,围墙外面爬满枯藤,顶上则拉着一圈铁丝网。

    围墙是青砖墙,队伍里有泥瓦匠和石匠行家,他们过去看了看后比划着说:

    “这墙壁是后来加高的,本来应该就这么高,比人高一点吧?”

    “什么手艺啊?准是一帮臭小子胡乱搞的,要不然这泥瓦匠的手艺是师娘教的,多好的地角,结果把外面这道墙搞成这个熊样子!”

    “这围墙确实不行……”

    但这高大的围墙确实将里面圈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天地。

    围墙中间是沉重的黑色铁艺大门。

    门锁已经被打开了,钱进推开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栋规模颇大的独栋别墅。

    风雪渐密,雪花如同鹅毛般簌簌落下,给眼前的景象蒙上了一层静谧而沧桑的薄纱。

    他眯着眼看向别墅。

    这应该是一栋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老别墅,砖木混合结构,主体地上有四层,局部有五层或者六层——这些地方带阁楼。

    别墅屋顶是陡峭的坡屋顶,在白雪的覆盖下,看不清覆盖的是什么瓦片,只能显露出起伏的轮廓。

    屋顶中央矗立着一个方形的砖砌烟囱,这东西一出现,就把别墅的规格给提起来了。

    别墅的壁炉就像富豪的长腿秘书,别管用不用,你得有。

    工匠们呼啦啦的进来,然后还是用专业眼光来分析这建筑:

    “诶,这楼真牛啊,你们看它外墙,底层是不是花岗岩砌筑的基座?真是沉稳坚固啊。”

    “是花岗岩,俺那里都叫它蘑菇石,还有你们来看,这石头上面还有开凿时候的痕迹咧,够野蛮的。”

    “嘿,往上看都往上看,它上层是什么料子?”

    钱进也看不懂,只看出上面墙壁是暖黄色的,不过保养很差,部分已经剥落了,露出了里面的红砖。

    马棚子瞥了一眼,淡定的说:“这叫拉毛水泥墙面,以前旧社会那些军阀呀、富商呀,他们家里就爱捣鼓这样的东西,中看不中用。”

    暖黄色的墙面上点缀着简洁的几何线条装饰,门窗是高大宽敞的上拱形、下方形,镶嵌着带有繁复花纹的深棕色木质窗框。

    钱进仔细看了看,竟然没怎么更换过:“看来以前那些人,对这别墅保护还挺好的啊。”

    “它用的材料好。”张厚德一语中的。

    看玻璃情况能证明老匠人的判断,多数玻璃已经坏了,后面劳动突击总队要入住,难免得换玻璃了。

    一楼主入口是一个带有雨棚的门廊,由两根罗马柱支撑。

    门是厚重的实木门,铜质的门环已生锈,挂着绿色铜锈。

    屋檐下有简洁的木质挑檐和排水沟,看墙角、窗台等部位,能看到精美的砖雕和水泥抹灰的线脚装饰,虽经岁月侵蚀,仍能窥见昔日的精致。

    别墅前是一个不算大的前院,铺着青石板,角落里有一棵虬枝盘曲的老槐树,枝干遒劲,挂满了冰凌和积雪。

    院子中央应该还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圆形喷水池,不过早就不能用了,全是厚厚的积雪。

    雪花簌簌落下,整个建筑在风雪中静

第286章 鸟枪换大炮,别墅办公楼-->>(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