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11月17日,中国女排在扶桑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关于排球运动的话题在社会上开始出现。
人民食堂在此期间于大堂和各个包间里各安置了一台电视机。
其中大堂是海滨市头一台21寸彩色大电视。
包间里的电视尺寸不一,根据包间大小不同,电视分14寸和16寸两种。
这样,人民食堂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因为如今电视机太少,而今年国内又引进了两款特别热播的电视剧:
先是《大西洋底下来的人》,后是《加里森敢死队》。
这部电视在国内起到了万人空巷的效果,起初是中央电视台热播,如今地方台也获得了版权开始播放。
饭店里播放起这两部电视,能引得食客不吃饭光看电视。
钱进当即让徐卫东开始组织人手寻找第二处地方,准备开设人民食堂一分店。
同样在11月,国家发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这就是引发了知青们广泛关注的中发〔1980〕64号文件。
钱进从小陈庄生产大队带回来的陈召盘这个农民还真挺有用的。
他被送进了培训学校,担任时事新闻和政策研究员,每天钻进国家级报刊里头咬文嚼字写分析报告。
别说,他比突击队队员们好用多了,总能给钱进送来第一时间的政策总结。
钱进把他的总结报告扔给了魏雄图,又结合自己对未来政策变动的掌控,写了个大纲让魏雄图进行修正润色,最后写成一篇社论送到了《海滨日报》的报社。
12月初,人民食堂一分店和人民副食品店同步开业。
其中一分店主打的是火锅和麻辣烫业务,此时已经进入冬天,并且今年冬天还挺冷,所以饭店开业后,生意很好。
服装厂生意也很好,《庐山恋》系列服装大热。
在一分店开业后第三天,第二服装厂也开工了,这次规模更大。
钱进要安排五百名女工!
服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当下解决回城知青的就业安排工作太重要了。
同期劳动食品厂也开始选择地址,准备上马。
这是针对男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快将于1981年投产使用,同年要开二厂。
根据钱进规划,两个厂区将能解决上千名男青年的就业问题。
9号,陈召盘那里又送来一篇重要的政策分析报告。
这一天恰好是大雪,海滨市也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家通过《人民日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
第二,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第四,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报告强调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特别指出了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急需要一批能干实事、出成绩的专业干部。
钱进就属于这样的干部。
他很受上级领导和省市有关领导的期待。
为了不辜负这些期待,钱进上任之后虽然还顾着劳动突击队的就业安置工作,但主职的外国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工作也没落下。
通过他的审核,海滨市内发现了两个有问题的引进合同,他所辖区域的地市内发现了五个有问题的合同,不过都是小问题,整改之后可以继续引进工作。
同时他主抓的海滨市化工厂的尿素合成塔设备引进工作,在经过选择合作对象和初步合作电话沟通后,终于在1980年的年底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钱进亲自带队,王振邦和杨大刚做副领队,然后一支更专业的队伍乘坐飞机飞了德国参加合同谈判。
他帮化工厂选择的合作对象是个很强大的集团,巴斯夫化工集团!
飞机降落,他们乘车进入鲁尔工业区。
此时已经是傍晚。
莱茵河畔的夜风卷着冬季的严寒穿过科隆的街巷。
当地环境堪忧,工业粉尘混杂着河水的湿气凝成淡青色的雾霭,沉甸甸地压在鳞次栉比的厂房轮廓线上。
钱进透过车窗往外看,这片庞大的工业区内,高耸的烟囱刺破暮色,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喷吐着灰白色蒸汽。
后面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清冷的月光被工厂废气晕染成一片朦胧。
杨大纲是化工方面的行家,他有些吃惊的说:“这里污染真厉害。”
钱进平静的说:“要发展工业,那就避不开污染问题。”
杨大纲愣了愣。
钱进说道:“污染可以先发展后治理,可贫穷没有先后,只要你贫穷,你不去想办法富裕起来,那就只能一直贫穷!”
灰色的日产巴宁面包车贴着工业区边缘绕过,进入干净的市区。
一个不经意间,钱进看到了远处一座巨大的高楼。
那是一座工厂的主楼,巨大的“BASF”字母在楼顶亮着红光,如同几颗俯视工业区的克苏鲁魔神之瞳。
汽车在酒店停下,钱进带着手下人下车进酒店。
有等候在这里的摄像师拍下照片。
一群很少在科隆能见到的黑头发黑眼睛出现在夜色中。
他们统一的黑风衣、黑皮鞋,龙行虎步、面色严肃,同时沉默寡言。
明天正式展开谈判工作。
但是今天巴斯夫的人都没有来接机,更没有迎接他们。
这就是日耳曼式的傲慢。
不过这样正好,给了钱进操作时间,他在临睡之前请谈判组的同事们喝了点德式鲜啤,同时针对后面的谈判工作再次聊了聊。
准备充分!
谈判场所在巴斯夫的厂区会议室内,因为双方先需要参观生产线,现场答疑,然后开始正式的谈判工作。
巴斯夫在鲁尔工业区内的厂区规模庞大。
它是这里的王者企业。
钱进早在前世就听说过德国鲁尔工业区,但那时候国内工业已经发展壮大了,鲁尔工业区已然落寞,成为了历史上德国强大工业的象征。
如今整个鲁尔工业区还是可圈可点的。
国内还没有发展出这样的庞大工业区。
此区域曾经是德国的煤矿区,凭借五百万居住人口成为欧洲最大的聚集区之一,绵延一百多公里,在一百多年时间里,从乡下农庄发展成为涵盖近20个城市的工业带。
之前飞机降落的时候,钱进一行人对此有所感触。
从高空俯瞰最能感受到这座恐怖工业区的庞大威压。
那一排排炼钢高炉、一座座大型工厂,看的钱进很眼热。
要是能全搬到国内去可就好了。
不过现在鲁尔工业区已经开始出现颓势了,自60-70年代起,这地方便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出现了主导产业衰退、就业岗位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短缺、人口外流等问题。
但是西德人应该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此时面临东西方意识形态竞争的最紧要关头,西德不能对外透露这些信息。
所以西德的化工从业者,尤其是他们的王者巴斯夫的员工,现在腰杆子很硬也很骄傲。
骄傲到可以无视商务礼仪,用冷漠来对待客户。
正所谓弱小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巴斯夫的风光可以延续到未来的四十年,但是他们的霸王地位将不复存在。
在钱进的思忖中,车子进入了大门。
巴斯夫厂区主体颜色是铁灰色。
冬日的上午,这座铁灰色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大地上发出轰鸣声。
钱进等人在停车场下车,终于有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来接待他们。
可是见面第一句就是警告。
翻译小心翼翼的将这句话说给了钱进等人听:
“这位霍夫曼先生让我友情提醒大家,该厂区内多有科研单位,里面很多东西需要保密,所以希望大家未经巴斯夫方面的允许,不要走乱乱入。”
霍夫曼指向不远处墙面,上面悬挂着一排用德、英双语书写的厚重指示牌——
“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授权人员专属区域”。
车门开启。
杨大刚哼笑了一声,说道:“这个西德的同志,恐怕说的不是这么好听吧?”
不过他浑不在意。
此时他的目光早已经越过厂区冰冷的钢铁森林,投向深处高耸的合成塔轮廓。
霍夫曼带他们进入了一间办公室,里面是BASF远东业务总监施密特。
此人个头不高却十分敦实,一头银发一丝不乱地梳向脑后,双方会面后他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主动向钱进伸出手:
“钱先生、杨先生、各位尊贵的客人,欢迎光临路德维希港。长途飞行辛苦了,请先随我到办公室稍作休息,我们准备了些咖啡和点心,希望你们能喜欢。”
施密特表现的挺热忱。
但钱进感觉他是试图用见面后的热情来掩饰巴斯夫方面对客人的轻视。
钱进倒是不在意这种轻视。
还是那句话。
国际上的尊重是靠实力获得的。
拳头才是硬道理!
他给国内带来的翻译员使了个眼色,翻译员开始翻译他的话:
“感谢您的热情款待,施密特先生。”
“久闻德式咖啡名满天下,我们早餐的时候已经尝过了,现在阳光正好,我们不妨去设备所在的场区参观一下。”
“我们的杨厂长对贵方的Ammonia·880系列核心设备敬仰已久,这样,我方希望可以直接去合成反应区和压力控制单元参观。”
施密特镜片后的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被职业性的欣赏覆盖。
这年轻人说话不卑不亢,态度恳切。
能看出这不是客气话,对方确实一心冲着设备来的。
作为工作狂,他喜欢这样的合作伙伴。
于是施密特做了个“请”的手势,率先拔腿:“当然,钱先生是
第274章 给鲁尔工业区一点小小的技术震撼-->>(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