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主要的是,这崆峒山曾是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之地。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墨宝。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
或许古人以此作为崆峒山山名的来由,《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但最出名的典故,便是黄帝问道广成子了。
关于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典故,乃是出自《庄子·在宥篇》,其中言道: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坐在修鞋匠一旁的教书先生侃侃而谈,和我说了很多关于崆峒山的历史记载,最后又说道:“小兄弟,这崆峒山有方圆近百里之说,你到底要在山脉之中寻找什么啊?要知道这山中一直沿袭着古时的概貌,所以里面的猛兽是很多的,如果你没有什么大事,千万不要一个人独自进山,就算有事,也要找几个人陪同你进去才是啊!”
听到教书先生的话语,那修鞋匠老头儿连连点头,并接着他的话茬子往下说道:“教书的说得没错,小兄弟你最好别随便的进山,而且你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还有,山里不单单有毒虫猛兽之说,还有……还有吃人的山精鬼怪呢!”
“是吗?快和我说说,我只对这个有兴趣!”
一听到山精鬼怪,我顿时不想走了,当即纠缠着修鞋匠和我说道说道。
然而站在一旁的教书先生则是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并说道:“朗朗乾坤,哪里有什么山精鬼怪?这都是迷信思想作祟,我看你们还是多读一些圣贤之书才是正途!”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教书先生见我们在一起研究山精鬼怪,他倒是显得格格不入,有点看不上我们,更不想再和我说下去。
索性教书先生转身去喝早茶了,也不再理会我们。修鞋匠一摆手,随口笑道:“教书先生自以为满腹经纶,其实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是他不愿意相信罢了。这黄帝问道的故事
第六十章 崆峒山的传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