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晚在春华楼寝室的阳台上得出的结论
萧尘和叶成文坐在客厅的沙上随意的攀谈着,一会儿说历史,一会儿说天文,到后来,两个男人开始谈论起日本鬼子进中国的那段抗战岁月
“虽然在9o年代的时候中日的关系就已经变好,但我觉得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不应该忘了自己民族的这段血泪史,尤其是现在的和平年代,我觉得小日本当初虽然败了,但他们的心称霸之心还是没有死,现在他们国家的自卫队不是还经常以维和为借口而四处活动吗?想想我就觉得来气,中国人怎么就能忍受呢?”叶成文义愤填膺的说道
叶成文只有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心里有什么想法绝对会毫无顾忌的说出来,尤其是身边的男人和自己有着同样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攀谈和交流,叶成文觉得萧尘越来越对自己的胃口
“小日本不甘心当初的失败也是有原因的,要不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日本人会宣布无条件投降?不是叫嚷着什么‘两亿总玉碎’吗?”萧尘说道
两个男人说起中日关系的时候很快就谈到了当年日本人在南京所造的杀孽
“萧尘哥,当初******军队在南京和日本人打的南京会战死了多少人我不知道,但我就是想不明白******在南京的近百万军队怎么会败的如此之快,我也更加没想到日本人在南京竟然杀了如此多的人,历史书上说是三十万,可我小的时候曾祖经常和我说南京城在那次屠杀中就已经没几个活人”叶成文双目微微血红的说道
毫无疑问,叶成文是个感性的人,这也是他为什么学文的原因所在
今年刚刚复读的时候,叶成文在开学的语文摸底测试中写了一篇作文,名字叫做“山河”,批阅试卷的老师起初有些惊讶,这个作文名字也实在是标新立异了一些,和其他学生的作文题目相比实在看不明白,正准备草草看完给个分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猛然被作文的最后几句话给吸引了,“安得司马冠军侯,再破匈奴九万州”“他日扬帆别至亲,长入东京杀鬼寇”阅卷老师懂了,于是开始仔细阅读,一千字的文章,不算长也不算短,但这个叫叶成文的学生却写的豪气干云,全篇文章看起来虽然有些散,也只字未提山河二字,但字里行间却又分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山河沦陷的过往阅卷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不是因为学生犀利的文辞,也不是是因为学生的爱国之情,而是因为阅卷老师不自觉的就想起了中国人八年抗战的艰难岁月
阅卷老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但是在南京城的语文界却有着极大的名气老人批阅试卷的时候总喜欢戴着一副老花眼睛,在看完叶成文的作文之后,老人在作文的最后一小片空白处写了一句评语,“写得好,还我宁静山河!”老人给了叶成文满分,并将这篇作文递给了南京日报的一个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