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赵煦看着眼前的三人,语重心长的道:“如今,熙河路的财政问题,虽已大为缓解。”
    “去年,熙河路第一次,只要了不到五百万贯的财税支持!”
    “这还是在有着战事的情况下!”
    “朕很开心,两宫慈圣也很高兴,朝中上下就更欢喜了!”
    “所以,朕希望,今年、明年,熙河的财税情况,继续好转!”
    “争取到后年,实现自给自足,乃至于有余力供给中枢财用!”
    “此事,至关重要!”
    “卿等明白?”
    “诺!”三人齐齐躬身而拜:“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敦敦教诲!”
    “善!”赵煦颔首。
    然后他看向吕惠卿,这个他最担心,同时也最期待的人。
    “此去熙河,相公责任重大!”
    “既要为朝廷,盯紧西贼,收紧勒在西贼脖子上的绳索,使之渐渐失血、窒息……”
    “同时,也要控制好分寸……”
    “未来三五年中,熙河方向,最好不要再有大的战事!”
    “当然,若西贼挑衅……”赵煦眯起眼睛来,厉声道:“不要犹豫!”
    “给朕打回去!”
    “诺!”吕惠卿欢喜鼓舞的再拜。
    他最担心的,其实还是朝廷要求他,管控好边防,甚至勒令他,即使西贼挑衅,也要忍耐。
    这可不是他的性子!
    如今,有了官家背书。
    吕惠卿在心中,开始冷笑。
    他可是最擅长,在朝廷的政策里找空子的人。
    西贼挑衅?
    这还不好办!
    总之,他到任后,会想尽办法的,让西贼挑衅的。
    不挑衅,哪来的战功?
    没有战功,他如何立威?如何收拢军心?
    在鄜延路和河东戍边这些年,吕惠卿是看透了大宋的禁军的。
    大头兵们,最怕的从来不是战争。
    而是没有战争!
    因为没有战事,他们就只能拿固定的军饷。
    靠每个月一贯甚至一贯半的军饷。
    他们根本养不活自己和妻儿。
    只有战事一起,他们才能拿到赏赐,才能让自己和妻儿,过上好日子。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赢!
    假若上位者不能带他们赢,出现一两次大败。
    那士气就会迅速崩掉。
    可一旦,上位者能带他们打赢。
    那军心士气,立刻爆棚。
    人人都会嗷嗷叫着,冲上战场!
    “除了西贼……”赵煦继续说道:“熙河最重要的,就是棉花种植!”
    “相公当知此事的重要性!”
    “臣明白!”吕惠卿眼中闪出精芒来。
    他已收下了李二虎当白手套。
    自然,他知道,棉花的重要性和赵煦对棉花的重视程度以及赵煦推动大宋纺织业发展的决心——官家为此,连嘴里的肉(绫锦院)都肯吐出来了!
    甚至让开封府,给予了民营纺织作坊最大的便利!
    这对赵官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力度!
    在吕惠卿的印象里,赵官家们,素来都是没占到便宜就算吃亏了。
    如今,为了推动纺织业的发展和兴盛,官家不仅仅吐出了自己嘴里的肉,还让官府给予包括税收在内的便利与扶持!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让利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