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干嘛要谢你。”
俞大猷也变脸道:“咦。侯爷。这您就不对了。皇上派您二位來广州公干。吴时來做这些还不都是您的授意吗。【娴墨:挑得恶。俞老实比戚继光强百套。只不过心机不愿用而已。】你们安插那些人。我可是一点好处也沒落着。眼下出了这事。却是我给您二位兜住了。要不是我抓下他们。这些人四处一跑。胡乱招摇。再有人到京里告了御状。那您二位……嗯。”他轻轻哼出一声鼻音。似乎在说:“这后果您还不明白吗。”
常思豪瞪着他沒再言语。“呛啷”一声拔剑出鞘。转身回去挑断了众犯官身上绳索。说道:“你们跟我走。进城找吴时來辩理去。”
众犯官大喜。各自扑打尘土起身。李双吉牵过马來。常思豪扳鞍就要上。却被俞大猷一把拉住。常思豪按剑怒道:“老将军。你再不放手。可休怪常某翻脸无情。”俞大猷笑道:“侯爷。何必如此着急呢。”同时使了个眼色。常思豪一时倒糊涂了。被他拉到祠堂之内。听他把刚才只是在设计试探自己之事诉说一遍。这才明白【娴墨:骗火黎国师是一小计。此处俞老骗小常也是一小计。小计如小扣。一扯就松。曲折既尽。不必详述。俞老是正人。所以话挑明了。事不长瞒。以一般下品人物。必要脱清自己。免惹记恨。】。许广道:“侯爷不要生气。老将军也是一番好心。”常思豪闷闷呼了口气。心想怪不刚才觉得不对劲儿:官员押刑受狱至少也得扒去官服啊。问道:“俞大人。既是如此。咱们便一起进城去找他如何。”
俞大猷摇头道:“吴时來此举虽然专横霸道。但细究起來也真奈何他不得。你到了城中和他吵來吵去。未必能有结果。”常思豪问:“那依您之见。该当如何。”俞大猷迟疑片刻。道:“不如这样。就请各位官员把自己如何被削职的过程记述下來。写成一个大状。所有人签名画押。由您带往京师。直接交给皇上。圣意天裁。【娴墨:小计之后又藏小计】”
常思豪知道他带兵很独。莫非是想借这机会把我支走【娴墨:好人不识好人肚肠。人心真乃“无路林”、真真无路可入。】。皱眉道:“这边曾一尚未伏诛。我才刚到广州。怎能就回京去。由您夹在军报中呈上不行么。”
俞大猷道:“行倒是行。不过我的军报都要经过东厂。还有成会过徐阁老的手。能否让皇上瞧见。这就难说了。”
常思豪沉默下來。这话确是不错。吴时來是徐阶安排的人。他被这么多人联名状告。徐阶怎能不替他遮拦。俞大猷继续道:“其实这边的军情已经大为缓和。曾一的人作鸟兽散。一时间也未必能卷土重來。我这几天看看情况。也准备将进展上报皇上。申请调归广西。毕竟那边的古田军威胁更大。”常思豪点头。问道:“你们觉得怎样。”众犯官都点头。表示同意俞大猷的说法。许广道:“人多力量大。城中还有许多被无故罢免的官员。我回去联络联络。让他们也都写状签名。”俞大猷命人备马让他去了。又让人取來纸笔。众官员依次在诉状上写下经过、签字画押。
当晚常思豪在营中住下。次日下午。许广兴冲冲赶回來。拿着一卷诉状。示意大功告成。常思豪将两份诉状搁在一起统计。被无故削职者一共五十九名【娴墨:史载吴时來到广州安排五十九人确有其事】。心想:“哈。当初从京师出发时。就瞧着吴时來身边带着六十來号随从。我还以为他是在摆谱。敢情他这是早就把人预备好了。定是先收银子后办事。这老酸枣。心眼倒是挺多。”
俞大猷拿了个封军报用的小油竹筒。把状纸搁在里面。常思豪嫌羊皮手卷单放散乱。也一并放入。最后将边口烧上火漆。密封背好。想到自己和吴时來是同奉圣旨南下。要回去怎么也得和他打声招呼。瞅一眼他怎么个作威作福的模样。也好确认一下。做个兼听则明。当下与众人告辞。直奔广州。吴时來正城中聚众议事。听说侯爷到了。赶忙出公馆迎接。寒喧一阵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常思豪道:“我在途中办些事情。时间有所耽搁。倒让吴大人您赶到了前面。真是惭愧呀。”
吴时來一笑:“侯爷说的哪里话來。若非您深入民间微服私访。查得了曾一潜藏地点的讯息。俞老将军又怎能将大兵引到。杀得他们落花流水呢。您放心。这一功官和俞老将军一定为侯爷详细记述奏报。皇上得知。必然龙颜大悦。”
常思豪
【评点本031】一章 施小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