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免 管事的须得耳清目明 才能通达上下 把人带好 秦家这点产业置得不易 里里外外的 还得你这丹阳大侠替我多多费心了 ”
他把通达上下四字说得稍稍重了一些 邵方眼珠略定 立明其意 施礼道:“是 蒙总理事您如此信任 属下敢不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刚才跟侯爷聊天 听他问起些京中旧闻 前几任阁老的情况 我这边回答着 心里还想着楼里的事儿呢 ”
“前几任阁老……”秦绝响闻言身子微微一顿 随即无事状缓缓缩回了手去 点头微笑道:“大哥就是我 我就是我大哥 对待他和对待我是要一样的 他问的问題也都要小心回答 不可敷衍搪塞 不过他是侯爷的身子 事情太多 该说的不该说的 要仔细斟酌 不要让他烦心才好 ”
邵方睃着他表情 垂首道:“属下明白 ”
常思豪随刘金吾在宫院中穿行 只听一缕萧声在空气中穿荡 仿佛无形的香气 悠悠然令人心旷 一直來到万岁山下 有内侍接引着二人來至山腰 只见隆庆在小亭之中侧身靠柱 远眺宫垣 亭下右手方向设一条黑色几案 上面横着一张七弦琴 郭书荣华跪坐几后 身直如碑 洁白修长的手指扶着一管玉萧轻轻吹奏 曲势滑柔 若春风度柳、秋水流绢
常刘二人不敢打扰皇上 远远停步 隆庆瞧见 笑着打起招呼:“贤弟 來得正好 随朕一同欣赏荣华这曲‘风萧吟’ ”常思豪走近施礼 向旁边瞥了一眼 笑道:“督公雅情高致 吹出來的曲子 我这老粗哪听得懂呢 ”曲声少歇 郭书荣华微挑二目 含笑道:“乐乃心音 欣赏与否 还要看彼此是否心有灵犀吧 ”
隆庆一笑 拉着常思豪落座 刘金吾侍立于侧 郭书荣华搁萧就琴 盈盈含笑 仪态从容 衣袖展处 掬水弄波般的琴声自指尖轻泻而出
待一曲奏歇 几人心中汩汩如流 从一种幽逸清远的心境醒拔而出 隆庆象征性地合掌轻拍了几下 叹说道:“还是荣华这手琴 能解朕之心愁啊 ”
皇上心里有愁事 做臣子的自当要相询解忧 常思豪听出话外有音 却不來接这下茬儿 顺水推舟地附和道:“郭督公不仅萧吹得好 琴抚得妙 办事更是严谨妥帖 有他提督东厂 监管天下 皇上自然高枕无忧 ”
隆庆道:“可惜世间荣华只有一个 朕是处处用得着他 他却分身乏术啊 ”
常思豪不动声色 继续往偏里引道:“听说内阁中事务繁冗 李、陈、张三位阁老忙得团团打转 莫非您是想将郭督公提入内阁么 ”
隆庆摇头失笑:“东厂与内阁权责迥异 互不相通 就算荣华都能拿得起來 谁又能拿得起东厂呢 朕也是看他一个人无法琴萧合奏 一时有感而发罢了 ”
常思豪一副不无惋惜的样子:“内阁中每日处理天下大事 任重繁忙 想來徐阁老之所以会一病不起 也是累的 现在除了张阁老年富力强 其它两位阁老的岁数其实也不算小了 能早日提个人进去 替他们分担一二也好 ”刘金吾一听心里便有了方向:听这话音 常思豪显然是有意推荐人选 此刻用话引逗 只须皇上给个话头儿 他就要顺杆儿往上爬了
隆庆沉吟一下 说道:“贤弟说的也是 不过六部之中官员紧缺 一时也难找出好的人选 阁臣不比旁人 须得威望素著 百官服膺才好 若是贸然点选 群臣不服 届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
常思豪清楚他这是怕自己胡乱荐人 先堵了道 以免说出來双方尴尬 笑道:“政治这东西学问大 我这老粗就不大懂了 不过我总觉得百官服 不如民望大 就拿以前的郭阁老來说吧 单只一件‘仁义巷’的事 他在我们这些老百姓心里 那形象可就比别人高大得多哩 ”
郭朴当年在朝为官 以清正廉洁著称 留下很多逸闻趣事 在民间最为人称道的 便是“仁义巷”的故事 起因是郭朴老家安阳的宅子被邻居挤占了一墙之地 两家打起官司 互不相让 郭夫人便派家人捎信到京师 请求身为阁老的郭朴出面撑腰 郭朴写信一封回复 夫人展开一看 上书:“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它几尺有何妨 万里长
八章 君臣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