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少主久在乃公膝下,聆诲必深,对这些规矩岂能不知,何去何从,想必他亦有决断,你我大家何必做杞人之忧呢,”
群雄听罢纷纷点头:“夏老所言甚是,圣旨抗不得,受了爵再辞官挂印,不就行了,”“对对对,走个过场,这样彼此都有脸面,”“可不是么,秦家在武林也是一面大旗,总不成换个手就折了杆子,”
众人热议一番,目光再度前聚,却见秦绝响背着手儿微笑,丝毫沒有要向武林同道表态的意思,
太极门总门长“顺水推舟”石便休走出人丛,大声道:“各位,自古道,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咱们武林人数十寒暑,习得一身真功,总不成黄土埋金,扔到市井中卖艺去,秦少主为国出力,因功受赏,又有何不妥呢,”
“呸,”院西有人啐了一口,骂道:“你们太极门平日里着力巴结达官显贵,靠着编式子、教花活度时光,也配自称武林人,”“正是,打死不卖拳,饿死不售艺,你们爷们儿还要脸吗,”
石便休脸色刹冷,呼拉拉步声哗响,几十号徒子徒孙从人群中闪出,围在他身后拉开架式张望,可是骂人者陷在人丛之中,一时也难找得出來,
倒是群雄都看得一愣,沒料到他竟带了这么多人,
“大家稍安勿躁,可否容在下说几句公道话,”
随着清朗的话音,八卦门长霍秋海站了出來,此人四十來岁年纪,举止沉稳,体貌威严,众人目光在他脸上一聚,立时为其神情所慑,俱都静了下來,
霍秋海昂然道:“自春秋战国时起,四公子座下召养客卿千人,其中不乏刺客、武者,皆可称武林前辈中的前辈,唐开国功臣秦叔宝、程知节等,原为瓦岗寨的好汉、当年绿林道里的英雄,宋太祖赵匡胤,手中一对杆棒打遍天下,所创太祖长拳流传至今,更成为武林美谈,然自元朝亡我之后,外族主政,汉人倍受欺凌,各地仁人侠客秘密结社,联络往來以图大事,故而传下武林人不可做官的规矩,皆因那官是鞑虏之官,非我汉人之官,如今早已改朝换代多年,我大明既是汉人主政,武林却还按照旧时规矩办事,未免有些抱残守缺,”
不少人听了,觉得这话倒也有理,夏增辉二指微捻须髯,淡淡一笑:“霍门长,您这话,老朽可就不敢苟同了,武功是祖宗神器,传下來为的是对付贼寇外侮、奸臣逆子,如今官场黑暗,污吏横行,做了官的人,说话做事别有立场,纵然手里拿了刀,还能斩自己的胳膊肘吗,规矩就是规矩,能在武林中传守至今,自有它的道理,如果说这是抱残守缺,那么老朽与点苍派千百弟子,都要抱守到底了,”
石便休大笑:“夏老侠客,不是石某笑你,去年的黄历,今年可看得么,自严党倒台之后,新帝继统,四大阁老主持内阁,政务早已上下一清,哪有你说得那么黑暗,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违法作恶,东厂沒有一桩不敢查问的,假使老人家真知道哪有恶吏、哪有不平,刚才曹大掌爷在时,你何不拦住喊冤呢,”
几个点苍弟子听得怒火上涌,手按剑柄作势要上前,被夏增辉横臂拦住,他哈哈一笑:“照石掌门的话说,郭督公便是北帝仁宗驾下包大人,东厂就是当今的开封府了,”说着侧顾身边半驼的
六章 争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