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定国公之战功确实足以封王,然而定国公尚未班师还朝,大局未定,此刻封王不符合礼制,还请陛下三思。”
    “待到定国公班师回朝,根据随军录事记录录入兵部,吏部功绩簿之后才可论功行赏。”
    “陛下可先行拟好王号,老臣录入在册,待到定国公还朝之后直接赏赐。”
    杜成浩刚刚说完,站在远处的夏公明继续行了一礼:“启禀陛下,老臣附议。”
    李白羽沉吟了片刻,缓缓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两位爱卿,先帝在位之时,曾在御书房与朕和定国公有言在先,只要朕继承大宝,定国公再有滔天功劳之时,朕可自行封王。”
    “如今定国公斩获俘虏突厥敌军十一万人,攻陷金国四座城池,不可谓不功劳巨大。”
    “先帝在位之时常言,思则变,变则通。”
    “此刻封王,不但可以使得定国公拿出十二分的精力为国效力,亦可激励士气,给其余两路大军做个表率,让他们奋勇杀敌。”
    “朕就是要告诉尔等,告诉天下百姓,告诉为国出征的将士。”
    “朕虽初登大宝,亦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朕继承先帝遗志,竭尽所能光大我中华风骨,突厥,金国虎视我北疆百年,屡屡犯边兴起战火,使我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而今平息三十余载,屠刀又至。”
    “定国公出征之前亲赴御书房奏对,问曰,将在外君命受乎?”
    “朕答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放手去打。”
    “朕问定国公,此行百万将士此去为何?”
    文武百官望着脸色凝重的李白羽,不知道李白羽想说什么。
    李白羽深吸了一口气静静地扫视着文武百官。
    “踏异土,保家国。”
    “纵身碎,魂必归。”
    “英灵常在,亦守国门!”
    “你们不会不知道此战用兵的具体机会,也清楚孤军深入敌国腹地需要下定怎么样的决心?”
    “明知九死一生,亦需义无反顾。”
    “尔等告诉朕,定国公与三十万将士以身报国,朕如何不封?”
    阅读网址: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