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白莲以灭匪患,平西域以开疆土,兴互市以富万民,下西洋扬威海外,收失地复我河山。”
    “一桩桩,一件件,御史言官自有定论,朕不论功过,且于后人评说。”
    “朕殡天大行,内务,宗人两府,遵遗诏,废黜活人殉葬旧制,兴陶俑殉葬新规。”
    后宫的一干嫔妃愣愣的望着举着圣旨念着的大总管,以及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的李政。
    废黜活人殉葬,对于这些嫔妃来说简直就是喜从天降的事情。
    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等人之中,会有何人会被宗人府的李氏宗亲赐予一杯鸩酒活着一丈白绫给驾崩的皇帝陪葬。
    没有出子出女的嫔妃按照祖制来说是首当其冲的不二人选。
    有些人入宫为妃是因为无奈之举,有些人是对李政心怀真情实意。
    可是想到惨无人道的殉葬,一干嫔妃心中还是有些戚戚然。
    如今这道圣旨一下,自己等人虽然要被新君‘送出’皇宫到宗人府隐居,可是却也不用芳华早逝。
    毕竟自己等人里面最年轻的妃子今年才三十岁,这么年轻就要陪葬,是多么惨无人道的惩罚。
    故而,数十位嫔妃眼神殷切的望着李政,心底真真正正的感谢这个男人。
    “北出在即,朕大行之后,丧葬之事不可奢靡,不违祖宗定制之下,一切从简,节省国库开支。”
    “今,国库虽已丰盈,然天下之大,国库用度良多,不可浪费于此。”
    “忆苦思甜,当时刻谨记昔日之苦难,朕苦熬节省之艰辛。”
    “不日之久,太子继位,承朕之遗愿,行天下一统,出师北伐之大业!”
    “务必倾国之力,支撑北征之事!”
    “天下一日不统,朕死不瞑目!”
    “行天兵,逐胡儿,驱贼寇,兴我中华天下。”
    “正我浩荡中华之天威!”
    “开不世之功也,先告慰历代先烈在天之灵,启后世子孙太平之不易。”
    “朕做不来那圣君,但是朕定为明君。”
    “钦此!”
    文武百官从大总管的声音中回过神来,震撼的望着行将朽木的李政。
    或许李政将一个好皇帝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从登基为帝那天便开始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周,接着宣纸!”
    “遵旨。”
    大总管拿起第二卷圣旨。
    “大龙天子告曰。”
    “太子登基继位,设五位辅政大臣以辅佐新君三年,三年之后归于原位。”
    “定国公柳明志,掌兵,户,鸿胪寺,大理寺。”
    “左相魏永掌吏部,刑部,,司农司,太仆寺。”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明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