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月总结兼求月票(章节已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与普通人会有怎样的互动,而普通人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会对超凡世界造成什么影响,这都是我想去写出来的。

    所以,非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我,只能拿维多利亚时代的物价数据来参考,让大家看着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世界,有这样一种生活。

    这里面总是强调多少镑多少苏勒,不仅仅是真实感的问题,也是在最直观地描绘出社会的分层,让之后的有些事情水到渠成,我曾经很担忧怎么把克苏鲁风格融入蒸汽朋克的世界里,该怎么去体现邪神,等看完资料,心里就不存在这个疑惑了,如果真有邪神,那个时代必然诞生邪神。

    除此之外,很多对比本身就包含极强的故事性,就像房东太太那段。

    这个灵感来自我最真实的感受,我记得我是先看维多利亚时代贫民生活的资料,只觉得他们过得很艰难,几便士都得斤斤计较,因为那往往意味着一餐甚至一天的食物,接着,我看的是中产阶级婚姻研究这些专著,里面有详细的家庭主妇开支,我顿时就感受到了这和贫民们的截然不同,一个宴会四五镑,每周好几镑的开销,独栋或联排的房屋,衣帽,教育,仆人,等等,等等。

    看完之后,我深刻地觉得那时候的金镑真值钱,年入两三百镑,四五百镑,就能过得相当不错。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翻了一本写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和大商人生活的书,开篇第一部分就这么告诉我:

    

九月总结兼求月票(章节已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