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明劲大成(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气质文静,浓眉大眼,比起一个拳术宗师,更像是一个教书先生。

    紧接着便听到“笃笃笃”的叩门声。

    薛颠说:“请进”

    话里带着浓重的束鹿口音。

    得到应允,一个穿着短褂背着小包袱的年轻人便推开了门,道明了来意,说是由“唐师”引荐,来跟薛颠学拳,拿出了书信奉上之后,就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薛颠喜笑颜开说:“好”。

    叶谨见状,心说传闻薛颠爱面子,好为人师,看来是真事儿,连信都不看,人家磕了几个头就答应传拳,看起来有人学他的拳他还很高兴。

    叶谨顿了顿,便也寻到了“薛颠”的正面,顿首三次,口称“师傅”,表示尊敬。

    薛颠在安置了年轻人之后就开始教拳了,显然是个性急的人。

    叶谨也打起了精神。

    ……

    一连几日,叶谨听的如痴如醉,很多从前不懂的道理,也都被一一点拨通透。

    薛颠是名师,面传口授,往往粗浅易懂。

    他讲桩功其中的一个练法就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张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还说打法也要这样,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好像是第三个拳头,多出了一个肚子,不局限在两只手上,三点成面,劲就容易整了。

    叶谨觉得这个方法和《钓蟾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从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在打法的时候,将其融入进去,难怪行拳的时候总有一些滞涩之感,不够连贯,打不出行云流水的感觉。

    叶谨不仅暗暗想到,难怪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他看了这么时间的拳经,却还比不上名师说上几句来的实在。

    往后的日子,叶谨边听边练,反复听课,听完了就自己琢磨然后行拳,练的着迷的时候连饭都忘了吃,直到饿的头昏眼花出拳都没了力气才惊醒。

    不知道过了多久。

    叶谨有一天突然发现,自

第四十三章 明劲大成(第一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