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皇后也不必如此。哀家如何哀家自己心里清楚。皇后你这些年做得也不错,哀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哀家今天就和皇后说说话吧,咱们祖孙媳两人这么多年,也没怎么说过话儿。”孝庄抚摸了一下长长的指套,说道。
皇后娘娘一听就头大了,刚刚不是要说小十一吗,怎么现在又变成要和他聊天呢?他和孝庄能聊什么?
“是,孙媳谨遵太皇太后训导。”皇后娘娘答道,福了半个礼。
“呵呵,说什么训导不训导,不过是聊聊天。不用那么拘谨。”太皇太后笑道:“昭容嫁入我们皇家,伺候皇上也有十六个年头了吧。”
皇后娘娘心里算算,答道:“回太皇太后话,确实已经十六年了。”
孝庄垂下眼帘,笑道:“时间过得还真的很快,十六年,眨眼就过去了。哀家嫁入爱新觉罗家也快六十多年了,就这样老了,过去了,现在想想,好多事都好似昨天才生过。”
皇后娘娘没插话,继续听着。
“哀家在后宫几十年,很多事都看得多了,自认为眼力还是有的,可是,皇后,有时候哀家也看不透你。这些年你做了什么事,为了什么哀家都清楚,可是哀家想问问你,你当初为了赫舍里氏嫁入皇家,你有把你的心带入皇家吗?”
皇后娘娘听到孝庄这么说,脸色有些变化,“回太皇太后话,昭容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
“你是个聪明人,哀家既然会这么说,你也就一定知道哀家想说什么。哀家不是想做什么恶人,既然你没有心,那么就好好伺候皇帝,管理好后宫,哀家会知道你的用心良苦。你无心,倒也是个好事,毕竟,皇后,你要谨记,你的丈夫是一国之君,大清皇帝!情字对一个皇帝来说,是多余的。”孝庄看着皇后,缓缓说道。
皇后娘娘听到孝庄的话,心里堵闷,难道他和康熙又有什么事让孝庄看不过眼了吗?他有心又如何?真正有心的赫舍里昭容已经为那份心挂了,难道要他卫逸星补回来?有心在皇宫里就只能伤心,无心,孝庄又要担心他会不会时不时胳膊往外拐。这皇后还当真难做,他比谁都知道,康熙是一个皇帝,一个未来要当千古一帝的皇帝!
“回太皇太后,昭容明白了。”心下闷闷,皇后娘娘答道。
“想通了,想透了,也就明白了。哀家,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孝庄看着低头的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天说这么也没甚意思。待十一阿哥满月一百天,他的抓周礼就在慈宁宫办了吧。”
“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延禧宫的九阿哥,和长春宫的十阿哥的抓周礼要不也一块办了?近来后宫多事,选秀也掐在这个点子上,三场抓周礼分开办,怕办不周到。所以臣妾想让十一阿哥和他两位小哥哥的抓周礼一块办,三个皇阿哥,办起来也隆重些,倒不会落下谁的面子。”
孝庄奇怪地瞥了一眼皇后,“十一阿哥是嫡子。”
“臣妾知道,嫡子也是皇子。”皇后娘娘说道。三个阿哥一块办抓周礼,才能掩住小十一作为皇后嫡子所出的这些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皇后娘娘深谙这个道理。三个阿哥一起办,小十一作为嫡子没有额外的抓周礼,就能看出皇家对小十一地态度,可以给外臣们一个警告,而不会让小孩子处在风口浪尖。要知道皇后娘娘时隔八年又生了一个阿哥,在朝廷,王公贵族间也引起不少震动,起码皇后娘娘所知的就是,赫舍里家族又蠢蠢欲动,其他几个大的氏族也各有动作,康熙告诉他,只是让他自己做选择。所以皇后娘娘想在抓周礼上面做一些事儿。
“皇后,你过于谨慎了吧。”孝庄想到,才说道,“不过三个阿哥热闹些,也是好处。”
“谢太皇太后恩准。”皇后娘娘一听孝庄松口,赶忙打蛇随棍上。
“好了好了,哀家也乏了,退下吧。”孝庄挥手道。
皇后娘娘从慈宁宫出来,就回自己的坤宁宫,把办抓周礼的事给后宫各妃嫔一个信儿。各宫宫主的反应都不相同。
延禧宫的宜妃愤愤不平
包子可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