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8章,详细布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高文化的途径。

    其三是规划中华法定传统节日,诸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氛,让国民不仅能记下这些节日,还要让他们感到这些节日都属于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

    其四是设置权威的国学地位,以国学院为主要单位,中央政府划拨更多的资金,吸纳更多著名的国学学者加入国学院,并运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国学的附加值,比如国画、毛笔字等含金量等等。此举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提高国学在中国国内乃至世界的地位水平,从而彰显国学的文化效应。

    其五是配合官办教育机构,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是吴绍霆单独特别做出的指示,他决定在日后所有官办的小学、中学都保留部分古代科举的惯例,一个是“举孝廉”,另外一个是“时评”。

    当然,这些内容自然不会是照样全搬,所取的只是目的,形式上必然会有更改。他规定但凡有孝廉品性的学龄人,在经过举荐和考核之后,可以免除所有费用就读官办小学和中学,并且由国家承担在读期间的所有生活费用。“时评”则是指在地方拥有良好声誉,公认具备有过人的特性,比如有什么小发明创造之类,经过举荐和核查之后,同样可以享受国家的教育补贴。

    这两个项目不止是在入学之前,哪怕是在入学之后有诸如此类的突出表现,同样可以享受国家补助的待遇。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吴绍霆还制订了一套严酷的法令,但凡发现违规造假骗取国家资源者,轻则罚款十倍学费,重则处以牢狱之罚。而所参与其中的官员,一律免职入狱,并永世不被官方机构录用。

    这五点内容就是中央政府重点着手的文化发展项目,虽然这些对文化发展来说仍然只是表层次的皮毛,但其目的是起到引导作用。中央政府能做的很有限,关键还是要政府与民间共同协力才行。

    到了六月底,这套方案总算水落石出。

    吴绍霆亲自参加了文化教育发展政策的新闻发布会,这次大手笔、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发展很快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震动。前有七年发展计划,现在又有文化教育方面的大投入,足以彰显在三年对外战争结束之后,元首吴绍霆对内发展的雄大决心。

    然而没过多久,针对这次文化教

第1168章,详细布置-->>(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