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语气却显得十分郑重,可见对胡宗南是别有器重的。
孙连仲字仿鲁,汉族,中国河北雄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抗日战争将领。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因坚守台儿庄而闻名中外。
胡宗南赶紧立正,向孙连仲和“徐顾问”敬了一个礼。这位徐顾问不是他人,正是日后与阎锡山、傅作义齐名的徐永昌。如今山西虽然由阎锡山一人执掌军权,但事实上此时的阎锡山只不过是一个军阀,完全是依靠吴绍霆的支持才能一跃上位。至于徐永昌,则是在北方第一集团军整顿北洋旧军时编入序列之中,后几经调任被提拔到三十七师担负中校顾问。
徐永昌(1887.12.15-1959.7.12),字次宸,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身处乱世而具备中人的一切美德。国民军第三军第二位掌门人,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民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病逝于台湾。
“寿山,这位是师部顾问部的徐主任。”孙连仲又向胡宗南介绍了道。
“胡营长是黄埔军校身世?第二期吗?”徐永昌看到胡宗南军服领口别着一枚已经锈迹斑斑的黄埔军官徽章,于是笑着问道。
“回大人,卑职是第三期。”胡宗南有些不善于措辞,只是干净利落的回答道。
“黄埔三期这么快就当上营长,只怕不多见。元首历来对黄埔军校颇为重视,但也正因为重视所以才要求很是严格,看来胡营长的经历一定不浅。也难怪这次冲锋队作战突出,就连蔡总司令都对胡营长赞许再三。”徐永昌感慨的道。
“徐顾问,既然寿山已经到了,作战时不我待,那我们就直接开始安插任务吧。”孙连仲知道胡宗南不善言辞,听得徐永昌这样高度评价,只怕对方除傻笑什么都不会,索性跳开了这一节直接切入正题。
“团座,师部又有什么任务?”胡宗南问道。
这时,徐永昌向大厅标的目的招了招手,把他从师部带来的随员全部召集了出来,孙连仲也叫上团部的顾问和副团长。众人就在这个角落围着一张桌子或站或坐,徐永昌叮咛随员把任务简报拿出来,同时在桌子上铺好了一张新义州附近的地形图。
在给所有人先看过任务简报之后,徐永昌郑重的道:“师部决定组织一次有规模、有计划同时也针对性的联合军事行动。简报里面的都很清楚,这次将是陆空联合作战,我们三十七师和三十四师各抽出一部组成陆面接应军队,届时炮兵和红魔鬼大队会提供集中火力的掩护。首先我要的是,这次行动是一次测验考试,无论成功与否城市是一次里程碑似的战术运用,固然,谁都不希望失败,所以我希望们能慎重看待!”
孙连仲笑着接过话道:“兵戈这种事,谁都不敢失落以轻心的。”
徐永昌微微点了颔首,然后在地图上指出了一个位置,道:“经过这几天的空中侦查,我们确定在距离我们目前位置向西北标的目的大约两公里的处所,是日本第四十三旅团的一处后勤中转站,同时也极有可能
第967章,师部行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