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道,万历年间信佛是一种至上而下的风气,刮遍了整个大明王朝。所以大明的精英人士不跟着太后、皇上信佛的风气走,那不是对皇帝陛下,太后老人家的大不敬之罪,要是说起来,日后子侄做官,到了御前对奏之时,或是与同僚之间交流文化的时候,说起这佛经来,不是还能弄出大家都是信众的感觉来么,这就如同现代的所谓四大铁一样: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其实说透了,都是一种人心中需要产生的文化归属感,进而借用这种感觉,来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罢了。
只是这些在千佛殿前拜伏祈求的,不过是一些小门小户暴发户罢了。真正的大户官宦人家,都在白云洞寮房之内休憩参禅,对这种礼佛拜神的把戏,表面上是端着架子,摆着姿态的去信,让人有不由得有些腹诽,这暴发户信佛和官宦之家信佛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也许一个粗俗些,一个文雅些?不过最后的结果,所求得可能有所不同罢了,信佛的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总归都是个‘信’字么,无关身份地位,众生平等么。[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sp;在离千佛殿不远的一处禅堂之内,有两位和尚正在闲谈。坐在主位的是一位年纪偏大,身着素身袈裟的和尚,他面上带着几分愁容,望着殿外热闹的场景,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憨清师弟,这种香旺盛的情景,老衲已经有些年头没有经历过了,唉,邪教误人啊,真是惭愧的紧,我失去了本心,只知道专研佛经,却忘记入世即是出世,没有弘法扬正,捍卫道统,实在是我这个方丈的不是,还是师弟来得好,来得秒啊。”
在这位年纪较大的僧人边上,坐着的是一位长着国字脸,三十来岁年纪的僧人,淡淡的笑了笑,言道:“心尘师兄言重了,归根结底,还在事物的本心,罗教如果是正教经意,也容不得我等去反对。但它当初的路就走偏了,成了妖魔外道,如此一来,就是我等容得它,恐怕朝廷也容不得它,要不然曾大人为何会选在这里将所有的大户召集起来,开这么一次大*法会?我看其中必有深意啊~!有时候戾气不除,难以朔本清源,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听到憨清的话语,心尘和尚有些意外的带着几分疑云看着对方,说真心话,心尘和尚还是很有些佩服眼前这位憨清师弟的。别看他比自己年轻了一半,但是论手段,论心计,可是要比自己强了不少。要知道换做自己,这么年轻的时候,可是做不到誉满天下,连皇帝陛下都要颁下旨意,赐经,赐庙供其修行所用。现在这位年轻的师弟居然如此说话,让心尘不得不深思一二,缓了缓他问憨清道:“难道说,朝廷要对罗教动手了不成?嘶,如此说起来,我们可要早作准备才好,要不然纷争一起,这滚滚红尘之中,生灵涂炭不说,恐怕连我等世外之人也难逃劫数啊,恐怕是要被祸及牵连的,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
“呵呵,师兄多虑了,我敢说这罗教的事情么,咱们都不用过分担忧,这天还是大明的天,朝廷还是大明的朝廷,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咱们方外之人无须太过忧心,只要能够定住本心,就好。而且么,我倒觉得这件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憨清和尚抿了一口后山甘露泉才来泉水泡制的清茶,一时之间只觉得清冽甘美,回味无穷,确实不负其灵岩第一泉的盛名。
心尘大师说到底,本性来说算是纯良,只是一心修佛,很少接触外面的俗物,所以整个灵岩寺才会面临信众寥寥的状态。眼下他听到憨清的话中的涵义,一时之间感悟了些什么,但是又没有抓住重点,似乎总是有一层窗户纸遮掩在眼前让人迷迷糊糊的看不清前路。当然,心尘有个好处,由于他人品单纯,不懂的立刻就能问出来,绝对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心态。于是就见心尘双手行礼,站起身来,对着憨清,又念了句佛号说道:“阿弥陀佛,是做师兄的愚昧,没有领透师弟这番话中的真谛所在,还请师弟点化于我才好。”
淡淡的微笑了一下,憨清望着心尘若有所思。别看他年轻,自少游离在大明之间,见惯了红尘之中的是是非非,再加上自己原本就是聪明绝顶的人物,自然思想就要比心尘复杂不少。当然心思复杂的憨清最喜欢的就是心思简单之辈,而最讨厌的就是和他一样心思复杂的人。于是他连忙站了起来,双手合十,也念了句佛号:“师兄快快请坐,师弟可当不起您如此动作,您先安坐,听师弟我慢慢道来。如今山野动荡,朝局不稳,民间多有邪教趁机兴风作浪,最后还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那么谁来收拾残局呢?大乱之后必然大治,总是要有人站出来收拾人心的,朝廷收拾世俗间的人心,士绅们收拾百姓的躯体,作为跳出世俗框架的我们,则应该承担起消除精神上魔障的责任,如此方能普度众生,将佛门教义发扬光大。”
“阿弥陀佛,师弟果然是罗汉转世,行如此慈悲法旨,佛门岂能不兴,如果能做下如此宏大的事业,将成就无量功德,就是拿菩萨果位也未免不能碰触一二,是在是让师兄惭愧的紧哪。”嘿嘿,看看,谁说人心尘大师单纯,这话说得,马屁犹如滚滚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啊~!
倒是憨清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被尘心大师这般话语恭维的找不到北,而是淡然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经意间,这位长的如同佛陀般宝相庄严的僧人手中念珠拨动速度的加快,流露出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其实并不如表面上显露出来的那么平静安详。
就在二位大师在畅想佛教美好明天的当下,却不成想,哐当一声巨响,从门外冲进来一位小沙弥,摔倒在地上,有些被摔蒙了的感觉,哼哼唧唧的一时不得起来。心尘大师见到这小沙弥好不懂事,不由得起了嗔念,带着几分不快说道:“一诚,你怎么如此慌乱,哪里还有丝毫出家人的样子,想我佛门弟子应该讲究遇事不乱,养气静心的功夫最是紧要,那可是把持心中不被外道所侵的根本基础,不二法宝。唉,还是年轻修为不深,”
刚说到这里,地上小沙弥此时已经缓了过来,也不等尘心说完,张开嘴巴就大声喊道:“方丈大师,祸事来了,来了,刚才我在山门外迎客,却是发现山脚下来了不少马队,原本在山门下客栈里面歇息的仆役,车夫们,一个二个都被匪人拖出来杀了个干干净净,眼见就要往寺内走过来了,典客师叔叫我赶快上来见方丈大师您,想要您给拿个主意~!”
听到这话,尘心大师一愣,到底是修了多年佛经的僧人有些道行,虽惊不乱,虽然尘心大师本性纯良,有些不通世事,但是毕竟不是愚笨,要知道愚笨之人怎么可能成为一所大庙的方丈主持。他立刻联想到这伙人的来意恐怕是和明日的法会有关系,弄不好就是罗教的党徒闹上门来,刚要开口同憨清说话,此时门外又闯进来一位白胖的僧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灵岩寺中法堂长老心念大师,满脸的慌张手指憨清,破口怒斥道:“你这憨清好不晓事,就是个惹事的祸根。口口声声说弘扬佛法,昌盛佛门,这下倒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眼见山下那伙强人定然是罗教党徒,闻听了明日法会的消息,所以上门打闹来了。唉,真是愁煞人也,弄不好咱们灵岩寺千年的基业就要毁在你这惑众的比丘手中,”说到这里,顿了顿,转身回头看着尘心大师说道:“方丈师兄,我早就说过,不能跟着这个憨清走,你就是不听,瞧瞧,凡俗之间的纷争岂是我们这些红尘方外之人所能沾染的。好了吧,现祸事来了,眼下寺里面就要大祸临头了,弄不好就有灭面之灾,师兄你要赶快拿个主意啊。要按我说,谁招惹的是非失去抵挡,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让整个寺院的僧众陪绑,牵连受害。”
“阿弥陀佛,心念师弟,你已经失了本心,还请稍安勿躁,抱怨能解决问题么,只能增加心灵上的负担。昔日佛祖有舍身喂鹰之事,我又岂能惜身与此?今日之事,根源不在憨清,而是因我而起,自然由我一力承担。法会的事情,是我点头同意的,并不关憨清师弟的责任,这样你告知一众施主和寺中僧众,暂且去后山躲避一时,如果罗教党徒来了,我自有应付的办法。”心尘大师确实是有所担当之人,开声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说的对面的信念和尚气的无话可说,拂袖而去。
边上的憨清听到心尘如此说话,立刻站起来,面上再也保持不住平静的神色,带着几分激动的神色,看着心尘师兄。要知道,虽然憨清有时候有些过于贪恋名利,但他并不是什么没有担当责任的人,双手合什向这心尘大师躬身行了一礼道:“心尘师兄,谁人种下的因,自有谁人去了断这果,你不必为我憨清遮掩什么。哪里有我做出来的事情,要你去替我了却因果的道理?那样的话,我还怎么能得证阿罗汉果位,我这就出去,要杀要剐,让贼人们冲这我来也就罢了,师兄也早些往后山而去吧。”说完也不待心尘答话直接转身向门口走去。
啪,心尘拿起放在边上的法杖,毫
第二百九十一节 灵岩寺内-->>(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