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们的打点分配好送去,就按千户一百,百户五十,档头、总旗二十的标准,记着胡千户一定要特别加大,给他的一个五百两的红包。当然具体的事情就全部交由你来负责,有什么问题咱们共同商量。”
说完这些话后,也不理满脸盘算的郑国泰如何绞尽脑汁想要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龙天羽回过头来看着东厂的档头和锦衣卫的总旗,满脸堆笑的说道:“劳二位上差久等了,真是有失敬意,小可姓龙,受郑都督等几位长辈委托全权负责这次赈济活动的实施,这几日免不了要给二位卫头、高头添些麻烦,多有叨扰之处,还请见谅才是。”
话音刚落不等二人答话,早有刚才安排好了的铁卫上前一人塞了二十两的红包。只听龙天羽接着用更加柔和的声音说道:“两位上差为国守戊,可是辛劳的紧,这些许银钱还请二位笑纳,也算是二位的跑腿钱,等事情完结之后定然还另有一份心意奉上。至于底下的兵丁差役们,还请您二位去多多代为传播,他们在查案期间的伙食全由咱们赈济队包了,肉管够,让他们敞开肚皮造,最后每人在给一两银子的辛苦钱。”
也许郑国泰这些不知菜米油盐酱醋茶的富贵子弟,从来不接触世事,也不忧柴忧米。但是这东厂的卫姓档头和锦衣卫的高姓总旗,可不是不通世事的主儿。他们听到龙天羽如此说话,再掂量掂量手中的银钱,脸上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要说刚开始的时候,胡千户点了他们二人前来,对于二人来说还是不甘不愿的。很简单的道理,因为跟着这些富贵公子哥们玩什么赈济,用屁股想也知道没有什么油水捞不说,估计还要受不少闲气。在来的路上二人在心里不知道把勋贵子弟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却又不敢流露出什么神色,还要满脸堆笑讨好的摸样。这些社会底层的小吏们最是能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们亲眼目睹胡千户如此强势的权力人物,对郑国泰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有丝毫怠慢,自己又能算得上哪颗葱蒜,只得暗叹自己运气不好,倒霉晦气,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弟兄在这次行动中捞个盘满钵满,高兴开怀,而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
可没成想,来到里面之后,这位黑皮公子,对自己客气有加不说,而且上来就是二十两银子的手笔,真是让人惊喜交加。各位看官可能要问,这二人又没有称,古代的银子上又不会标注银两的重量,他们怎么一过手就知道有多少两呢。说透了就是熟能生巧的技能罢了,这些小吏天天钻到钱眼里面去了,这是他们求生的本领之一,又怎么会不厉害呢,就别说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这种本事,卖菜的随手一拿就能有一斤,卖肉的任意一刀就能切出三两,也就是因为他们的摸得久了,按卖油翁的话说,无他,唯手熟耳。
又有些离题了,书归正传。两位高头、卫头如此高兴是有原因的,前面我就曾今提过大明的物价指数并没有很多小说里面描述的那么高,在万历年间,日常生活里面一石米大概是一两三、四钱左右,如果说丰年的时候还要更加便宜,七八钱银子一石的情况也是有的。而在京城由于人口众多,
第九十七节 皇家慈善赈济活动(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