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袭蓟城?这是怎么回事?”王午被这一连串消息彻底弄蒙了,因为没有职务在身,此前他对民军的部署行动毫不知情。

    石青得意一笑,轻松地说道:“王大人有所不知,石某拿下扬州之后,便已开始着手布置应对燕军事宜。在石某大张旗鼓地北上鲁口吸引燕军注意的同时,另有一支三万人的大军从海上乘船悄悄北上,七月初十顺利抵达庸奴,十二日夜展开突袭行动,十三日凌晨,彻底控制了蓟城。哈哈哈——王大人现在该明白了吧,石某安坐鲁口与慕容恪相持其实是虚,实则是为了配合水路大军行事。”

    “啊——”王午惊得张大了嘴巴,对石青又是佩服又是恐惧。

    石青面容一整,疾步越过帅案,来到王午面前,肃然说道:“蓟城、渔阳已下,燕国中枢废黜,与塞外断绝联系,消息传来燕军必定无心作战。战事至此,我军胜局已定。然而,石某要得不仅仅是取胜,而是要大胜,是一举光复幽州、将慕容氏赶到塞外的大胜。”

    说到这里,石青语气蓦地低沉下来。“……这个大胜需要范阳太守李产襄助。是以,石某想请王大人星夜赶赴武邑,说服李产太守举郡归顺民军。王大人可愿助我?”

    王午毫不犹豫,慨然应道:“大将军所托,属下不敢有负。这就前往武邑说服李太守,若是不成,愿以项上人头谢罪。”

    石青一笑,温勉道:“王大人直管尽心尽力就是,中原百废待兴,此战过后,需要大治,日后烦劳王大人之处甚多,大人切勿轻言生死。李产太守若是不从,乃是天意,莫之奈何?若听从良言,愿意归顺襄助,大人可以告诉李太守,从此时起,石某视之为民军兄弟并为之记功,日后绝不以降将相待。”

    王午感激涕零,恳声道:“大将军仁德如斯,李太守若再不识时务,天必弃之。然则,李太守若是愿意归顺,又该如何做呢?”

    石青沉吟道:“范阳郡归顺最大的意义就是北沟落入民军控制,从而截断燕军溃逃之路。只是蓟城失守的消息两三日内便会传过来,李产太守若想等到消息被证实后再行归顺,就来不及在燕军溃逃前赶回范阳,布置北沟防御。这样以来,我军大胜很难得到保证。王大人此去还请详细剖析其中利害。当然,消息未经证实前石某一面之辞未必可信,李太守可能会有顾虑,担心石某虚诈欺逛,行离间之计害人;是以,石某认为,李产太守可将武邑交由子弟亲信守卫,自己悄然北返范阳。到时若见蓟城果然落入我军之手,便号召范阳郡父老反正归顺,于我水路大军联手在北沟布防,阻击燕军北逃。若发现蓟城无恙,石某纯属欺诈,李太守可悄然回转武邑,继续为燕国效力,如此神不知鬼不觉,于其家人前途亦无损伤。王大人以为石青之意如何?”

    “大将军体恤下情,宽仁大度,如此行事李产绝无他话可言。属下这就去武邑督促他悄然回返范阳,襄助我军断敌退路。”

    王午连着揖了两揖,然后退了下去。接着石青传张季进来,如法炮制说了一番,命他星夜前往滹沱河渡口燕军水寨,督请北平太守孙兴做出选择,或遣亲信子弟或亲自遣回北平,襄助民军水路大军安定幽州,阻击燕军北逃。

    张季和王午的反应一

第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