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无法信得及。”
“哈哈,好吧,寡人依你就是。”麻秋一口应允下来。
韩氏嫣然一笑,转身进里间去了。
麻秋沉思半响,随后扬声喊了一句“窝盔!”。待侍立在外的窝盔进来后便吩咐道:“寡人意欲暗中招降张遇,为此需要有人走一趟上党郡。此事干系不小,其他人寡人不放心,只得让汝跑一趟了。”
这时候韩氏刚巧从里间出来,将一张墨迹未干的信笺呈给麻秋过目。窝盔嘴唇蠕动了一下,将准备劝谏的话咽下去,老老实实应了声“是”。
麻秋看罢,将书信交给窝盔,叮嘱道:“汝告诉张遇,只要愿意归顺,寡人不会亏待他,也不会亏待南和张氏,让他诸事放心。”
窝盔应着,吹了吹信笺上的墨迹,然后叠起来,小心揣进怀里。韩氏在一旁说道:“窝盔将军。有些话不方便写在信里,需要将军代为转告。将军若是见到张遇、张焕兄弟,烦请转告他们,姑爷去了江东,日后吉凶难测,中原局势很可能生变。艰难时刻,正是大丈夫建功之时,他们该当尽快归顺民王,襄助民王稳定中原。”
听到“姑爷去了江东,日后吉凶难测”这句话,窝盔心中一凛。他知道石青去了江东,只是先前不懂其中蕴含的意味,此时听韩氏一说,这才隐隐有些明白。
“是。”窝盔答应着别了麻秋、韩氏,惶惶不安地出了南台别野。
麻秋的几个老兄弟中,属窝盔这个亲卫队长和麻家最亲近,他像个老仆人一样,对麻秋是忠心耿耿,对麻姑更是如自家女儿般宠爱,爱屋及乌,因为这个缘故,他对姑爷石青也是另眼相看,感觉很是亲热。
听说石青可能遭遇凶险,窝盔有些沉不住气了。回到住处,他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寻思对策。只是妥当的对策哪是轻易就能有的?琢磨了一阵,没有琢磨出一个主意,窝盔就想找人商量。只是找谁商量好呢?
背上行囊,叫了四名亲卫随行,出宫的路上,窝盔脑子里一直斟酌着商量人选。
小姐?最好的商量人选无疑是麻姑,可她去了冀州,不在邺城。
条子?这厮太冷,没心没肺,只怕不把姑爷安危很当回事。
王擢?更不行,他对似乎不满姑爷权势过大,在民王面前还说过姑爷坏话,知道这事只会幸灾乐祸。
出宫门的时候,窝盔摇了摇头,把自己一方的亲近之士剔除了。“只有找姑爷的部属商量了。”这样想着,窝盔来到政务院行署区。
“哎,这不是窝盔将军吗?将军这是——”伍慈从监察院行署方向蹿过来,盯着窝盔和四名平民打扮的亲卫诧异地追问。
“嗯——本将军要出城办事,换身装扮而已,大惊小怪干嘛。”窝盔横了伍慈一眼,他很看不惯眼前这个无所事事,东晃一下西晃一下的监察院采风司司官。
伍慈并不在意窝盔的恶劣,好奇地追问道:“出城办事?窝盔将军若有需要,交代一声,伍慈愿意代劳,何须劳动将军。”
“嗯,好说。”窝盔冷淡地回答一句,再不理会伍慈,跨步进了政务院主事刘征理事的大堂。伍慈呵呵一笑,诞着脸跟了进去。
“咦?二位这是?”听见声响,坐在上首的刘征从案牍中抬起头,好奇地打量堂上窝盔、伍慈和堂外恭候的四名随从。
“老大人——”窝盔靠近两步,低声问道:“姑爷南下建康是否很危险?汝等是否做了应对?”
刘征瞥了眼伍慈,伍慈嘻嘻一笑,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刘征再次转对窝盔道:“窝盔将军是否弄错了,大将军南下建康拜偈天子,此乃人臣之本分,怎么会有危险?”
窝盔闻言气得咯咯一笑,讥讽道:“老大人。窝盔随侍民王身边,岂会不知归降大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是姑爷也没瞒过窝盔,老大人倒口紧得很。”
“对啊——”
刘征不慌不忙地说道:“窝盔将军既知是怎么回事,就该明白归降大晋的是民王,大晋朝廷就算有所怀疑,也只会想法算计民王才是,怎会对征北大将军不利?”
“未必!大晋
第二十五章 窝盔西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