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最宽处不到三十里的狭窄地带,这道狭窄的缝隙将河间、鲁口两地的燕军联系到一处,关键时候,可以互相支援呼应。
这种格局很是诡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能包围我,我也能反过来包围你。对于讲究“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大家来说,这种局面很难掌控,非常凶险。然而,战事发展自有其规律,双方斗智斗勇不知不觉间形成了这种格局,就算有心改变却也非常艰难。
慕容恪、石青深知这些,皆在努力寻求打破这种格局的方式和突破口。
慕容恪将目光放在下博县和冀州城的魏军身上。他命令高开部在两城之间来回调动,东敲一下、西打一下,有时突然向广宗、襄城甚至乐陵方向运动,虚虚实实,动向琢磨不定,试图迷惑两城守将,诱其出城并予以伏击。
让他失望的是,魏军将领雷诺此人异常沉稳,不仅自己龟缩在下博城里不露面,而且北上时一再交代冀州城守将赵不隶,无论何时都不得轻易率兵出城。慕容恪的表演纯属浪费,连一个有兴趣的看客都欠奉。
石青希望击溃卢奴城下燕军,以此打破僵局。然而,这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卢奴城下有三万多燕军,深沟坚垒,防卫森严,为了坚守,共立下三道屏障;丁析部弓箭手倚仗土垒高度能将打击延伸到对方寨栅内侧,对方寨内另外两道屏障,却是他们无能为力的,若是强攻,不知会填进去多少士卒性命。
丁析决定等,等对方粮尽突围,再用骑兵追杀。石青同意了。
等待显然不是很好的策略,时日拖久了变数太大,慕容俊若从蓟城调集援军前来攻打该怎么应对?明知不妥,石青却无可奈何。因为强攻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就在燕、魏两军僵持不下之时,石青派遣的南下密使郗超来到了广陵。
慕容恪从乐陵撤兵、司扬率骑兵训练营渡过黄河,郗超自忖此次危机已经解除,便带了四名护卫,邀上军帅府功曹王羲之,一道南下来寻大晋专责北方诸事的扬州刺史殷浩。
四月初六,一行六人进了广陵,一路轻车熟道,径直来到征北大将军府前,向侍卫报过名号并请求通传。
褚衰离职后,征北大将军府便闲置下来。没过多久,大晋朝廷任命枋头的氐人蒲洪为征北大将军,可惜的是,蒲洪不愿南下就职,一步也未踏进过这个征北大将军府,最后便宜了扬州刺史殷浩,他老实不客气地从刺史府搬到了大将军府。
侍卫进去没一会,两个年青士子急匆匆小跑着从大将军府中奔出来,恭恭敬敬地对王羲之、郗超揖手道:“见过王大人、郗大人。因有北边的重要客人过来,老师正与之会谈,无暇出来迎接,请两位大人勿怪,暂且进府歇息一会儿。”
专责北方诸事的扬州刺史殷浩闲来无聊,便在广陵大办官学,以便他开坛玄谈,弘扬天下一名士之号。这两个年青士子是官学学生,因此亲热地称呼殷浩为老师。他们虽然是殷浩的得意学生,对王羲之和郗超却不敢有半点马虎。
王、郗两人出自名门世家不说,北上之前,王羲之历任大晋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职,曾是同殷浩不相上下的人物。郗超自小就有神童之称,江东早有传言“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景兴。”说得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坦之和郗超。北上之前,郗超年方弱冠,就被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辟为掾属,算得上是朝廷官员了。两个还未进入仕的士子怎敢马虎?
郗超没有在意两位士子的恭敬,听到‘北方来的客人’,他心中一动,抢在王羲之前面开口说道:“好久没
第五十七章 先生请回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