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38 ‘淬火’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

    这样的领先,让星火科技的碳纳米管芯片开发者,也没有想到。

    此前他们推出的第一代碳纳米管芯片的时候,因为急着推出产品。

    所以在碳纳米管管线的布置这一块,选择略显草率,并没有仔细研究芯片搭建的步骤。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第一代28纳米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已经在性能方面碾压所有同级竞争对手了。

    而在后来,因为受制于一些生产设备,和生产材料。

    比如光刻机,比如光刻胶等等,所以他们也并没有急于像下一代碳纳米管芯片进发。

    就是在28纳米碳纳米管芯片这一块,不断反复耕耘,深度挖潜。

    可谁都没想到,竟然挖掘出这么大的潜能。

    以前在硅基芯片时代,科学家们之所以不断要缩小芯片的制程。

    比如三到五年,就要把芯片制程缩小几纳米。

    其实就是为了在特定的空间里,堆积下更多的晶体管。

    因为布置的晶体管越多,那么你运算的速度就越快。

    但随着制程越来越小,按照摩尔定律,这硅基芯片的潜能也就被逼近了极限。

    就比如现在主流的5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虽然据说运算性能比上一代7纳米制程的芯片要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功耗也小了百分之二十。

    可实际上呢!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使用5纳米制程芯片的手机,实际使用感受,其实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在发热控制这一块,不管是高通,还是水果,都做的不怎么好。

    使用5纳米制程的骁龙888,和水果A14芯片,如果打游戏的话,使用一两个小时时候,都会发烫。

    并且疯狂的耗电。

    这其实就说明,5纳米制程硅基芯片的工艺还不是很成熟。

    还可以在改进,深度挖潜。

    但因为竞争激烈,芯片设计和制造商们,根本就停不下来。

    他们不愿意停在5纳米制程这一块挖潜,因为在他们看来,与其在这里花钱。

    还不如直接跳到下一代的3纳米制程生产工艺上。

    毕竟这个世界,就是看谁先突破的。

    如果谁率先掌握了3纳米制程工艺,谁就能接到更多的订单。

    至于3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到底性能如何,理论上是一方面,实际用起来又是另外一方面了。

    而人家可是根本不在乎消费者感受的。

    反正只要说出去是3纳米,让消费者感觉高大上就足够了。

    至于他们到底能不能用处3纳米的感受,商家才不会管呢。

    这就是在星火科技参与到这个领域之前,那些芯片制造商们的想法。

    而当星火科技介入到这个领域,并且直接就拿出碳纳米管芯片之后,原来那些芯片厂商都在风中凌乱了。

    这时候大家急着向前赶的意愿就更加强烈了,至于性能方面无所谓。

    但只要把制程缩短,听起来就会高大上,就很高科技的样子。

    消费者就愿意买单,这样他们的芯片也就有了和碳纳

1938 ‘淬火’重生-->>(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