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名字叫米聊。
非要从时间上排序的话,米聊的推出其实比微信早三个月,尽管雷军一直想从腾讯的社交领域挖一块蛋糕吃,但是腾讯的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后世的雷军在聊到‘米聊’之死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腾讯一年之内反映过来,我们50%的胜利,如果腾讯一年之内反映不过来,我们百分之百的胜利。但是,他们用了两三个月就反映过来了。”
社交起家的腾讯,天生的血液里就流动着社交的基因,这一点上国内没有哪家企业能够比得过,即便是强如支付宝面对微信同样束手无策,只能任由后世的微信蚕食支付领域的市场,双方在各自的领域互相较劲。
对于腾讯来说,社交就是它的命根子,任何敢于挑战腾讯的社交产品软件App的下场都格外的惨烈,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腾讯就在微博业务上栽了一个大跟头。
参入社交混战,那么切入点在哪里?
从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萌生的那一刻起,魏昆就开始琢磨起来怎么办。
他心底里也承认自己的这个想法很疯狂,毕竟上辈子的记忆告诉他,有无数想要崛起的社交App最后都倒在了围剿‘微信’‘QQ’的路上,但有哪怕0.00001%的概率成功的话,那就很值得冒这个险。
纵观当初叫嚣着要挑战‘微信’地位的软件,最后都销声匿迹,反而是不声不响发展自己用户群体的陌陌,从当初的社交大战一直活到了2019年,甚至中途还不忘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
当初喊口号想着剿灭‘微信’的那帮创业者难道看不出来腾讯天生的社交基因吗?既然能够看出来,为什么还要冒着失败的风险去挑战一个无懈可击的怪物?
傻?天真?还是执拗?亦或者贪心?
魏昆在心里将自己同这些人归为一类人,偏执的一类人。
即便是失败了也没关系,有系统背书就当亲自花钱买了个教训,就是这个教训的花销有些大而已。魏昆依然可以在游戏圈里凭借着
第七十六章 飞信米聊之死【第二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