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绝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龙在赵云身旁,恐怕心中又得翻起滔天巨浪。青釭剑之名如雷贯耳,《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凭借它建立不世威名,在长坂坡杀了个七出七入,成为一代战神。

    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剑”,一名“青釭”,当时并称绝世双剑。倚天剑曹操自佩之,青釭剑就交给了最喜爱的长子曹昂佩戴。曹昂从小就接受了精心的培养,可谓文武全才。教文的老师换了一个有一个,大儒王粲、阮瑀、路粹、徐干、应玚、刘桢等如同走马灯般从曹家进进出出,但与曹昂最说得来的乃是沛国名士桓范桓元则和河内名士王象王羲伯。而教剑道的老师,正是久违的大剑师魏讽魏子京。

    桓范,字元则,沛国龙亢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建安末年,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公元二百二十年),为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正始年间,升任大司农,为曹爽出谋划策,号称“智囊”,高平陵之变爆发后,力劝曹爽挟魏帝曹芳到许昌,曹爽不听。高平陵政变后,与曹爽及其党羽皆被司马懿诛杀,著有《世要论》十二卷,或称《桓范新书》。

    王象,字羲伯,河内郡怀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目录学家、藏书家。王象少时孤贫,文采温雅,得到太守杨俊赏拔。曹丕称帝后,拜为散骑常侍、秘书监,封为列侯,奉命撰写《皇览》。从延康元年开始撰集,数岁而成,藏于秘府,合四十余部。每部有数十篇,通合八百馀万字。王象为人谦仁和厚,京师归美,称为儒宗。著有文集一卷,至今已佚,仅存文章《荐杨俊》。《魏略》曰:新出之中,惟王象才最高。

    曹家的几个儿子,性格虽然不同,却个个优秀。曹昂有桓范和王象尽心竭力辅佐,曹丕与司马懿和吴质整天混在一处,而最优秀的曹植却与大汉太尉杨彪之子杨修杨德祖和颍川名士邯郸

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绝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