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孙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重。吾在张公面前,从不敢随便口不择言。吾来此之前,子布对我言道,曹孟德携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辄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起兵以来,沿路屠城数座。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而长江天险,也不过是双方共有。江左百姓,谁的脖颈能抵御钢刀?为江东数十万户百姓计,当归顺中枢、重建本邦、天下太平、四海归一。子布之言,吾心甚以为然。”

    正史中,孙吴创业之初,征服江左,得遇良臣张昭张子布。张昭内镇群臣、外抚百姓,被孙氏集团倚为吴国之柱石。但在赤壁之战前夕,张昭却力主降曹。可以想象以当时张昭在江东的威望,他的这个做法给江东政局带来了多大的震荡。在他的影响下,东吴朝臣纷纷主降。幸而孙权在周瑜、鲁肃的劝谏下,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一举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然而赤壁大战之后,孙权对张昭却是一如既往的敬重,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知道张昭之所以主张投降曹操,是真正为了江东百姓考虑,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决不是因为畏惧曹操八十万大军而主张投降,在他眼里最重要的也永远不是孙氏家族,而是江东百姓。

    从张昭刚开始他出山辅助孙策开始,他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帮助孙策争霸天下,而是为了江左的百姓。当时江东军阀割据,百姓苦于战乱流离失所,而此时孙策领兵渡江,张昭在孙策身上看到了结束江东战乱的希望。于是出山尽诚辅佐,帮助孙策完成了江东的统一大业,终于给江东百姓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中带来了吴越数十载安宁。

    曹操乘官渡之战余威而直下江东,孙曹两家表面上力量悬殊,战则江东生灵涂炭,降则天下一统、六合为一,不仅江东士众可得以保全,甚至太平盛世亦旦夕可望,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张昭最终决定降曹,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张昭的意见被采纳,那么中国的大一统是不是会尽早到来呢?

    孙权说罢,默默看着孔明,孔明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方鹅毛羽扇,边摇边说道:“这二月天就这样热!来,喝茶!”孙权不由哑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只听孔明对着舱口说道:“来呀,送客!”。

    孙权大惊之下,站起身说道:“孔明何出此言?”

    诸葛亮微微冷笑道:“既然仲谋认为子布之言有理,你孙氏死活,却与我青龙军何干?待曹孟德打破江东,我主陈龙也夺得益、凉二州,可各占天下之半。到时候厉兵秣马,与曹孟德决战中原,胜负尚未可知。却不知仲谋投降孟德之后,与某家可还能战场重逢?既然仲谋把曹孟德当了主公,到时候各位其主,休要手下留情!”

    一番话说得孙权满脸通红,身后凌统、吕蒙右手都按上了剑柄,甘宁、黄忠立刻起身,双方竟然是剑拔弩张,诸葛亮微笑着挥了挥羽扇,甘宁、黄忠等微微后撤,只听诸葛亮笑道:“听说曹孟德喜欢人妇,却不知投降之后,伯符和公瑾的夫人肯献与曹公否?”

    此言一出,孙权大怒,仓朗朗一片宝剑出鞘的声音,却是吕蒙、凌统、甘宁、黄忠四人对峙,孙权举剑指着诸葛亮道:“黄口小儿,何敢辱我孙家之甚?”

    兵刃磕碰的声音,立刻引起了舱外守兵的注意,一群青龙军涌了进来,被诸葛亮羽扇挥退。诸葛亮缓缓道:“真正能羞辱你孙家的,恐怕不是我,而是你们孙家自己啊。”一句话说的孙权深思起来,有个成语叫自取

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孙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