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佳打开自己带的包裹,给村长夫妻俩的是一套绣着一百个福字的春秋单衣,给三个嫂子两个姐姐的是帕子,娃娃们各一个荷包,而村长家四个儿子虽说是她的兄长,到底没有血缘关系,她不好送自己的绣品,便每人给了用红绳将十个铜钱编织在一起的护身符。
瞧着那鲜红的绳子和崭新的铜钱,众人有些疑惑了,这冉佳到底是不是狐狸精呀,如此挡煞的东西她都敢碰。
认亲礼结束后,冉佳的身体也彻底养好了,额头上的伤留下了个桃花瓣模样的疤痕,让她清丽的容颜增添了些迤逦之色。
她托人买的针线布料等物件都来了,还有些很著名的经文,和当下时兴的话本、戏本。虽然有着原主对京城深刻的记忆,冉佳还是想要随时掌握人们所喜爱的事物,这样绣制出来的东西才受欢迎。
前几天她一边用废旧的布料和原主留下的针线进行练习,一边看着话本和戏本,琢磨着自己要绣什么。她的灵魂同这具身体完全契合了,原主的技艺充斥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纤细的绣花针便是她最熟悉的语言表达,指哪秀哪,想绣什么便绣什么,各个都栩栩如生让人拍掌称奇。
冉佳微眯着眼睛,还是准备中规中矩绣制一套小炕屏,以深受人们喜爱的梅兰竹菊为题。有了主意她想了许多花的色泽、姿态,将最美的画面定格在宣纸上,一共有两套图,一套是清晨沐浴朝霞朦胧的四君子,一套是雨后傍晚清新之态。
孩子们乖巧地守在一边眼睛不眨地看着,小嘴巴惊奇地张开,明明他们盯着姑姑作画,等画作完成,却想不明白姑姑到底如何画的,怎么同真得般?
他们去过镇上,有几个书生摆摊卖画,梅花、兰花、竹子、菊花,都不是这么画的,难道姑姑真得是狐仙吗,将这四种花草给抓到纸上?
“想学吗?”冉佳终于画完了,肩膀有些酸疼,她放下毛笔,捶捶肩膀,瞧着小豆丁们崇拜惊艳的小眼神,笑着问道。
他们皆点点头,如此厉害的戏法当然要学。
“那以后我边绣花边跟你们启蒙吧?”冉佳轻笑着说:“姑姑学得不算多,琴棋书画每样都会一些,便捡着能见人的东西教你们。”
“姑姑比外曾祖父还厉害吗?”
“不会,你们外曾祖父考取了秀才,而姑姑是在家里跟着大官家里的小姐学得。你们外曾祖父学得东西适用于科举和为国效力,姑姑的呢比较实用。你们要先学会姑姑的,然后再学外曾祖父的。”她耐心地解释着。
小豆丁们纷纷点头,他们外曾祖父是个秀才,奶奶时常挂在嘴边,说他们是书香世家,以后都得认字才行,否则是丢了老孟家和老钱家的脸。
不过他们大部分都还小,最大的俩丫头也不过八九岁,小孟村距离镇上才一个半时辰的脚程,所以并未设置学堂。他们一般是跟随着奶奶去钱家村的时候,同外曾
第二百三十二章 被截胡的小寡妇(7)-->>(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