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不给咱国人丢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之后还要勒紧鞋线,敲打鞋帮,让鞋底和鞋面严密贴切,这样鞋子才不会鼓包或者起褶皱。

    这就完了吗?”

    柳母卖着关子问,儿媳妇们皆摇头,心里闷笑不已,可还是给面子地殷切听她说话。老太太没少跟儿媳和孙女们将这些老故事了,就光这做千层底鞋子的步骤,她们都听了不下百遍,耳朵都起茧子了。

    可老太太乐呵,她们也喜欢哄着她。

    左冉佳不知道啊,她也十分殷切地望着老太太,华夏有太多的匠人了,可这样的人们脾气古怪,总是守着啥传男不传女不外传的死规矩,宁愿传统手艺失传,也绝不妥协。所以她除了在早年跟着做衣服的师父学了几个基本的绣花手法外,真的就是门外汉了。

    她做衣服的手法差不多是东西式结合,对于华夏传统的手艺一向是仰望的。没曾想身边就有一个有模有样的匠人呢。

    柳母呵呵着,喝了口孙女端的茶水才开口说:“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要将鞋子放入水里浸泡软了,在外面的鞋面干了里面还潮湿着的时候给翻过来,这样鞋子才能够均匀平整。最后再把鞋子拿东西撑起来,放到烧得很热的炕上烘上一天一夜。

    千层底鞋子才算做完呢!”

    左冉佳听得连连点头,老太太步骤交代的清楚,但到做鞋子的时候,没有那手力和巧力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呀,咱家里人多,如果分工分得好,就是平日上工靠着休息的空闲时间,一个月也能纳上百十来双。像是这过年歇着的月份,二百双也能赶出来。”老太太信心满满地说。

    左冉佳心里默默地翻看了下淘宝里老京都布鞋的行情,有些是机子制成的,其舒适度和做工跟人工的差太远了,这样批量生产的标价是七八十。她低垂着眼睑想了想自己几十年后去京都参加厨师大比时,就进过几家打出牌子的老京都布鞋的实体店,其号称是纯手工制作,透气舒适不臭脚不变型,网上和实体店标价都在四五百往上。

    她给自己店铺的定位是中高档消费的人群,且越是经济、科技和社会同步发展迅速的后世,愈加推崇手工制品,加之作为华夏百姓们数千年文化结晶的千层底老京都布鞋确实能够担当起来。

    她便准备给鞋子标价为五百二十个星币,一双鞋子用最好的料子也不会超过五十,系统要回扣10%,也就是还有大约四百二十个星币能同柳家人分。

    左冉佳想想2018年手工匠人的工资,都是按照基本工资加计件算的。她准备初步按照一个月一万星币底薪付给柳家人,每双鞋子再给一百个星币的提成。

    左冉佳想着她们若是真的一个月能够做出来一百双鞋子,那么柳家人能够拿到两万个星币,就是在现代都是笔不错的收入了。

    不过,粗略一算,她大约能拿到一半的利润,虽然有些汗颜,可自己仗着位面系统

第六十三章 不给咱国人丢脸-->>(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