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的食材中,能品出太多的东西了,尤其是来自原滋原味的表达。
吃过饭,孩子们口袋里装着糖果、干果和饼干出去疯了,男人们喝的有些多,各自回屋歪倒歇会醒醒酒。女人们则收拾完,都去了大房那张烧得暖烘烘的土炕上,边做着活,边说着话。
左冉佳很少有这种跟一群人懒洋洋晒着冬阳,心里平静带着温馨地聊天。甚至她都生出想在乡下生活的念头,当然她仅仅想一想,毕竟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小泽媳妇,要不下午你们别走了,小泽喝得不少,你们回去我们也不放心。正好明天是二十七,镇上有集,咱一起去逛逛吧?”杜巧云做得是千层底的棉鞋,她手巧什么都会,还都很精细,那鞋子阵脚细密缝合的又规整,若非鞋面和底子因为料子的限制,真的跟一八年老京都布鞋一样,甚至更胜一筹。
左冉佳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她先压下来,笑着回道:“好啊,我们回到家里可没有你们这里热闹呢。”
“这哪里是热闹,直接是闹人了,”柳母啧啧着,嘴巴却是合不拢的笑:“那一群皮猴子能将天作下来,我巴不得肃静呢。”
只是下一秒她就禁不住愁地叹口气:“家里人多热闹是好事,只是,唉,人多有人多的烦恼呦。”
听着婆婆的话,四个儿媳妇手头上的活都顿了下,眉头皆不由自主地皱了下。“娘,咱家比其他人家好太多了,现在家家户户不都是这种情况吗?您呐就放宽心,同子和华子的婚事说快也快的,月老早就牵好线了,咱急也急不来的。”
“小点声,被人听见了,要拉着你去批斗,”柳母连忙呸呸两声,低声说:“可不许提月老,咱自家人听听就行了,别往外说。”
众人皆无奈地点点头。
左冉佳有些好奇地问道:“柳奶奶,俩个弟弟的婚事很难吗?”
“怨我这个老婆子不放权呐,”柳母有些自责地说:“小泽媳妇,你也瞧见了,咱柳家人多,二十七口子就挤在这破旧的小院里,屋子也是隔了再隔,虽然村里给你叔叔、弟弟们都划了宅基地,可一是咱村里没有老人在就分家的道理,老婆子就是想放权,你这些叔婶的能被村里人指着脊梁骨用唾沫给淹死了。
二呢,今年收成是好了些,可往年家家户户都欠着队里的钱,刚有富余全还账了,哪里有余钱来加盖房子?”
说完柳母用巴掌拍了下嘴巴,“瞧我,这是高兴的日子,念叨这些做什么。泽子媳妇啊,你们住在城里独门独户的,左邻右舍不一定认全了。咱乡下看热闹的多,但他们心思并不坏,这日子过起来呀也确实比城里过得有滋有味地。你们今晚留下,明天跟你婶子和姑赶集去。
要我说啊,你们一直留在这里过年得了,人多年味才浓郁呀。”
“那可不行,我们呆一晚上就够麻烦大家的了,哪里有在亲戚家过年的道理,被人知道了也要说事的。”左冉佳
第六十二章 割资本主义尾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