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是个狂傲地家伙,是不会这么轻易服输的。安息东部也陈列了大军,他有防备,而我们的军队没有真的出动,就没有什么事情。假消息只是一方面,真正决战还是靠实力的,我们现在不过是混淆他们的视听,在两河流域加一把火。”
“臣明白。”
贾诩退去,嬴啸又召来田丰。看着须皆白的田丰,嬴啸也是感慨,呕心沥血的田丰,造就了今日的帝国。可是他太劳累了,嬴啸有心让田丰休息,可田丰却执意要为帝国作出所有地贡献,直到他地生命力耗尽。这样为国为民的热情,实在让嬴啸无奈…………
“元皓,现在你手下人才众多,你也适当休息一下。”
“多谢陛下关心,老臣还行。新政实施了这么多年,总算平稳了下来。可隐患依然颇多,臣不敢有一丝懈怠。”
“劳累你了,元皓,现在朕若动对安息地战争,国力足以支撑吗?”
“这个您大可放心,对于安息的战争,最大的补给地是天竺,不会影响到国内一丝一毫,而水军也完成您预期的扩大。甘宁、雷铜、6逊的三支舰队足以完成一切的海上运输。”
6逊,作为嬴啸的女婿,在表现出他的才华之后,嬴啸也是委以重任,新组建的帝国第三支舰队就交给了他。海航对于大秦太重要了,这些年嬴啸耗费巨资建立舰队,三支巨大的舰队也基本完成,足够嬴啸作任何用途。
“国内呢?现在国内有多少积累?”
“国内的积累并不是很多,陛下执行的是惠民政策,国库中钱财丰盈。但是军粮却没有多出多少。大部分粮食都在百姓手中,这是他们的财富,我们不能剥夺。”
“不是在各地设立了官府收购粮食的机构了吗?怎么会没有多出粮食?”
“现在鼓励商业,又有驰道,交通方便,陛下的税又轻。这粮商们可以拿出高于国家定价来收购粮食,而后转卖四方。更重要地是,陛下的全民皆兵政策,每年要消耗无数的粮食,所以我们国内的储存粮食并没有多出多少。”
这全民皆兵的训练绝不能停止,耗费虽然巨大,可这不要紧:“那现在国内储备的粮食,足够百万大军多长时间用地?”
“若从海运出,消耗则少的多。百万大军之数的话,大约两年的征战是不成问题的。”
两年,百万大军。这还没有多多少?这已经多了不少了。这死老头这么保守,吓了朕一跳。
田丰却继续说到:“这些只是现在国家粮仓里的,一旦陛下有需要,那么我们以官府的名义大量收购。所有的粮商都归糜竺糜子仲统管,他们有协议,一旦国家需要,他们将以官价将粮食全部卖给国家。而百姓手中的余粮,也是可以收购到地。若是倾力而为,臣有信心。在两年之内,为陛下筹集出三百万大军足够使用五年的军粮。”
“呵呵,那杨松就该跑来跟朕哭穷了。这么多粮食,估计国库的钱财要空一大半。”
“陛下放心,关键时刻,不会有一个人敢于拖陛下地后腿的。”田丰久为百官之,也有了他的气质:“陛下,我大秦之富,不在朝廷而在民间。臣估计的是在不影响百姓生活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还有潜力可挖?”
“大秦现在虽然还说不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可大部分人吃饱穿暖还是做到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但有陛下一声征召,臣估计的这个数字至少能翻一倍。”
“很好,只是朕不会这么做。若是因为战争而弄的民不聊生,那朕这个皇帝也就做到头了。我们新占据的州郡那么多,何必要影响我中原地锦绣呢?”
“陛下,臣建议将财富向新占据的地方也疏散一些,毕竟这差距太大。对帝国不是什么好事。”
“朕也想。可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中原还有许多人衣食无着。朕先要考虑他们,才能考虑新占据的地方。这样吧,元皓,你开始大力宣传,让生活无着的人去新占据的州郡,很多地方都没有人,那么多土地资源放着太浪费了。”
“啊,这个,陛下,中原
四百四十九章 暴雨前的宁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