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就是海水。
“甘宁,这你们一航行就是数月,不觉得乏味吗?”
“呵呵,开始也有些不适应,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陛下,您别看这大海现在平静的很,可这是因为我们在近海航行,若是远洋,那海风、那风浪,有时候一,两个月连个小岛都看不见。”
“近海?我们为什么要走近海?”
甘宁心中叫苦,还不是因为您嘛。大海之上,风浪危险,即便是很熟悉了,也很难说会不会有暴风大浪。而近海之地,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即便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风浪,以现在舰船的坚固,还是能保证安全的。
“这近海之地,容易接受补给。陛下,现在是大军出征,必须在能有充足补给地航线上,要不然太危险。”
好容易想到一个借口,甘宁也算将嬴啸糊弄过去了。这个也是合情合理的,大军出动,岂能儿戏。嬴啸对于航海可是外行,自然也就被糊弄过去了。
“不错,大军出动,务必仔细。我们还有多久能到?”
“大约还要一个月的时间。”“还真不短……”嬴啸又问起了许多其他的东西,对于海航,还很好奇。一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了,还和个好奇宝宝一样…………
马在稳定了后方,也开始出兵了,在水军的配合下。魏延带领十万大军一举突破了奥萨里邦重镇博尔布,沿着大海,开始了攻击。这一手也让夏侯渊意外,他在比哈尔邦严防死守,却不想马南下了。
这是出乎意料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秦军若是要突破恒河,必然攻击比哈尔邦。兵锋直指都华氏城。这样一南下,不是自己分薄自己的兵力吗?他们那里来的那么大地自信?比哈尔不拿下,夏侯渊向南可以攻击马的突出军队;向东可以直接威胁恒河东岸。
对于这个问题,刘巴是一点也不在乎,在说服马的时候,他很是轻松:“上将军放心。有横海舰队守护恒河,天竺军想过河很难。即便他们过了河。我们的也有充足的时间回援。我们地舰队随时可以将魏延军运回恒河。而现在夏侯渊的力量嘛,他不会过恒河的”
他很有信心,水军已经是恒河上的霸主,没有水军对抗,就是让敌人过河,他们也不见得会过河。只是自己南下了,这后路很容易地夏侯渊派人断掉,不过这不是问题。现在大军地补给线是海军,只要在大海附近,就不是问题。哪怕是夏侯渊将全部地后路都断掉,也不会对魏延军造成什么影响。
更不要说,现在嬴啸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正在向达卡开来。嬴啸带领地部队,自然是精锐无比的,他是皇帝啊。这次亲征,也让前线的士兵受到了相当的鼓舞。
而马亲自坐镇达卡,也不怕夏侯渊打过来,他还巴不得夏侯渊打过来呢。魏延的十万大军,却有整整两万的仆从军。这也几乎是马这次带来的一大半仆从军了。
魏延的战略就是以战养战,天竺南部也算不错,足以养活这十万大军,还有不断输送补给地舰队。若夏侯渊组织力量南下救援,就正中下怀。马的军队就可以杀入防御虚弱的比哈尔地区了,一旦比哈尔失去了,通往都华氏城地道路就打开了。
现在夏侯渊也是进退两难,不救助?眼睁睁的看着魏延大军在南方耀武扬威?可救援?自己又没有信心,自己还要守护住这个门户呢。
最后夏侯渊在曹操的示意下。坚守比哈尔地区。务必顶住,不能失去这个门户,一旦都有了危险,那才难以挽救的事情了。
只是任由秦军在南方折腾,可是让夏侯渊心中很不好受。毕竟是因为他的责任,丢失了恒河东部的大片土地,现在眼睁睁的看着南方又被祸害,他心中煎熬啊。曹操对他的失败,没有一句斥责。可这样更让他难受。他战死沙场在不出现的心思都有了。
现在对于守住比哈尔邦,他是上心地很。他就在这里。绝对不能在退后了,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华氏城的门户不能丢失。曹操也给了他最大的支援,源源不断的北方军
四百一十九章 御驾亲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