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四十六章 《帝皇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是的,陛下委托,臣殚精竭虑。终于完成,只等陛下验看了。”

    嬴啸为了恢复先秦的风气。专门交代徐干以秦始皇嬴政留下的琅邪石刻为蓝本,编制一套兵甲舞,吟诵帝王之伟大。现在徐干说编好了,嬴啸便要亲自看看了。

    是夜,宫中灯火辉煌,嬴啸带领所有的皇后妃子亲自观看这《帝皇颂》,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宽阔地场中。灯火灼灼,火焰带来黑夜中的光明。三百条八尺大汉,全身甲胄,玄色衣甲更显得威武肃穆,每人面前均置一面大鼓。手中鼓槌粗如儿臂。一动不动,宛如军队。等待军令。

    在嬴啸示意开始后,徐干手中大旗一挥,声嘶力竭地喝到:“起鼓。”

    三百条鼓槌同时落在大鼓之上,出一声巨响,震动了全长安。这沉闷的鼓声仿佛从亘古而来,穿越了无尽的历史岁月,来到炎黄422年的宫廷之中。

    咚咚的鼓声响起,让人不由想起金戈铁马的沙场,一阵军鼓之声让所有人热血沸腾。也让嬴啸感慨。仿佛又回到带领铁骑席卷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厮杀场之上。只有战,才是大秦地精神。

    一阵让人热血冲顶的军鼓之声,徐干又挥动手中的大旗:“起歌。”

    咚咚的鼓声变得急促,好似暴雨落地,连绵不绝。苍凉豪迈的嗓音也从这三百条大汉口中呼喊而出,好似灵魂地呐喊般震撼。

    “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以秦始皇的“琅琊刻石文”为开始,大汉们不断擂动面前大鼓。口中唱出词句。

    “上农除末,黔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随着鼓调地变换,一《琅琊刻石文》吟诵完毕。鼓声却是不停,更加的急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以更急促的鼓声鼓动人的情绪,而以《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的篇章为结束。

    直到鼓声停息,全场观众数百人,在无一丝声音,皆被震撼。秦人豪迈,慷慨赴义,奔赴沙场,为帝国拼杀到死。而这一曲《帝皇颂》似乎看起来是在称赞秦始皇的功绩,但是最令人心灵震颤的,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十六字。

    过了良久,已经激动的嬴啸大叫一声:一生宛如平地炸雷,所有人都疯狂为这些人欢呼,实在是太震撼了。这鼓声,这歌声,让人完全被震撼了。三百条大汉,就这么一会的擂鼓歌唱,却是都累地额头冒汗。三百条大汉合唱,却是显示出一种军威般的恢弘,让人震撼到无以复加。

    “真乃壮士也,我大秦便该如此豪迈慷慨。来人,赐酒。徐干。”

    “微臣在。”

    “你负责将《帝皇颂》推广天下,让此曲豪迈慷慨之风传遍天下。”

    “是。”

    蔡文姬也盈盈起身,对着嬴啸说:“陛下,此曲慷慨恢弘,正当推入全国,让所有人都见识这般豪情。妾身为女子,都不禁为其热血沸腾,好乐,好鼓。”

    第二日嬴啸便召集在长安的所有官员将军,在长安大校场上,这三百条大汉,再一次震撼了所有人,当他们的豪迈歌声结束之时,所有在场的士兵们都在跟着曲调高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声震满长安。

    看着人们的表情,嬴啸哈哈大笑。这震撼不会只属于他自己,更属于天下。天下所有的人将被震撼,这自灵魂的震撼。《帝皇颂》将会让所有人都拜服在这种震撼之中。

    这次来观看的,蛮人地使和百越人地使都被完全震撼了,请求嬴啸恩准,让他们送人来学习传唱这《帝皇颂》。这也是让嬴啸颇觉意外,不过这样的事情,他是很高兴玉成地,当即答应。

    从文化上同化,是最稳固的方式。文明的先进,将会让这些外夷完完全全的被同化,成为大秦帝国的子民。蛮人和百越人都是被赐予了秦籍的,但是让他们完全同化,还有相当的道路要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