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七十三章 炎黄纪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三国之帝国崛起无弹窗 “国号不必再议了,我既然恢复大秦,那么就是国号秦,没有什么好说的。今日我是想谈论一下年号和以后纪元历法的问题。你们有什么看法?”

    田丰犹豫一下问到:“这年号很正常,不知主公这纪元历法是?”

    “这个是先父定下的一种历法,现在史书记载,往往是年号多少多少年,这样让人换算的很麻烦。不如统一一个标尺,一直延续下去。能显示我炎黄文明的悠久,也能更好的换算时间。”

    “噢,此法好是好。但是如何使用?王朝变换,帝王更迭。每换一个帝王必然更改年号,以示新气象。此法传承怕是不易。”

    “这个已经有办法了,此纪元历法推广到民间。皇帝的年号经常变换,往往更改不休。百姓中人是算不清的,比如汉灵帝熹平元年与光和元年之间差多少年,除了博古通今的人,一般百姓能算的清楚吗?”

    几人都沉默了,是啊。他们知道这之间不过是六年时间,但是百姓又怎么知道,谁会专门去计算这个?

    “所以我打算按照先父的办法,推广这个炎黄纪元历法。比如炎黄十二年和炎黄十八年之间,谁都能算的清楚差六年吧。而刚好,这个很适用于平民百姓。百姓现在基本都不识字,更不要这般年号换算了,这样总少了一些民族凝聚力。”

    “那这炎黄纪元该如何定呢?”

    “我打算以先秦时期统一天下之时,始皇元年做为炎黄历元年。并且一直将这个历法传承下去,不管王朝皇帝如何变换,这个历法将永远流传于民间,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炎黄文明是多么的悠久,多么的灿烂,多么的辉煌。”

    “这是个好办法,按照您这个算法,今年却已经是炎黄历……”以法正的才华,都要默算一阵才说:“今年是炎黄历四百一十七年。这样下去,越来越大,很多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怕是不易推广。^^^^”

    “这个暂时也只有这样,至少。有了直接地算法,人们更能明白。现在的情况是,不熟读史书,根本就不可能算清楚哪个年号是哪一年。若以炎黄历法计算,总能算清楚,现在是炎黄四百一十七年,在过十年。是炎黄四百二十七年。这样人们永远会知道,我的王朝建立了多久,我们的炎黄文明传承了多久,就算不识字,计算麻烦,可总有可能计算出来。”

    法正也不好说什么,也就没有说话了。

    “大家放心吧,这个虽然麻烦,但是已经比现在的纪元历法简单多了。况且只要加大学宫的力度,就会涌现出更多的读书人。他们会将文明的曙光播撒到民间,久而久之,百姓计算这些历法不是什么问题。”

    众人皆点头。郭图却提出:“主公您功盖日月,这个历法为何不以您称帝之始为元年,让人们千百年流传您的名声。”

    “不,春秋战国时代是我炎黄文明正源生成的年代。那个时代才是我炎黄文明地源,自始皇帝统一天下,统一文字才奠定了我华夏大一统的局面。始皇帝才称得上功盖日月。他才算是我炎黄文明的奠基。我作为始皇帝的后裔,怎么能占据先祖的功劳呢?”

    这一下郭图也不说话,他靠的就是揣摩郑啸的心思。奉承拍马而生存。若是真材实料,他比起别人,还是很有差距地。

    “至于称帝后的年号,各位议论一下。以后我大秦的皇帝年号皆记录于太庙,而民间与朝堂使用的皆为炎黄历法。”

    田丰也很是赞同:“这样好,所为上行下效。只要主公您与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使用了,下面的官吏百姓自然就会使用。这个历法自然而然的就推广开了。”

    “不错,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新年了。我要在新年之时登基。各位。都要努力,不可出了差错。”

    大家也是默然。郑啸治下行政军事体系早就自成一格。 书现在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又有什么难的?只要小心登基大典不要被人破坏,一切都好说。

    这个时候孔融的文章已经传檄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郑啸的心思。这家伙是要自己称帝了,只是郑啸为大秦后裔地消息还没有传开。

    刘备在看到孔融这篇文章之后,气的快要吐血。他自己一直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也是靠着这个他自己都难说的身份来拉拢人地。

    本来郑啸打败了曹操,这曹操拥立的汉室皇帝也消失了。刘备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现在是他扛起汉室大旗的时候了。这天下的汉室宗亲就以他的力量最为强大了,他也在谋划称帝一事,却不想被郑啸这一下弄的很难做了。

    尤其是,孔融的一篇破文章而已,居然用传国玉玺来增加他地份量。传国玉玺是人们心中天命的代表,这一下他刘备失去先机了。

    刘备也急忙找来自己的智囊们,看如何应对此事。最后还是简雍出了个不是主意的主意,造假…………他郑啸有传国玉玺,我们说那是假的,真的在刘备手上,找个人制造一个玉玺还不简单,只要我们说

二百七十三章 炎黄纪元-->>(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