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董鄂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皇上爱她爱的如此之深。”我拖着下巴诧异道。
“哀家知道,董鄂妃是个好女人,她闭月羞花,顾盼生情,明眸善睐,双眼饱含无限情思;半边满族妃子头冠,一袭满清蓝色绣花旗袍,内里白色雪纺绵绸长裙,透露出佳人仙;她常常娴静地一手拿着诗词书籍,一手抓着罗帕淡然而立于雕栏画柱、掩隐于花前月下,尽显优雅气质。待人接物,和善有礼,温文尔雅,尽显贤良淑德大家风范。实属难得!”孝庄太后娓娓道来。
“是啊!宛如妹妹确实一副菩萨心肠,我上次病重,她为了照顾我,五天五夜没合眼。我都被她深深感动了。”皇后娜仁深情回忆道。
“还有啊,娘娘在她儿子夭折后还强忍悲痛,照顾过生病的太后。而且啊,娘娘遇到我们这些奴才出现错误时,她还主动向皇上为奴才们求情,求皇上别为难他们。可不就是一个活菩萨嘛!”大太监小吕子拿着手绢拭泪道。
“臣明白了!原理天下还有这样完美的女子,难怪皇上要为她舍弃天下一切荣华富贵,甘愿出家。”我望着顺治帝福临的寝宫感叹道。
“国师,董鄂妃死后,皇儿感到生无可恋,万念俱灰,可不能让他出家当和尚呐!不然哀家过去那些年的委屈都白受了!”孝庄太后恳求道。
“太后,我试试!”说罢,我领着李白走进寝宫里间。
寝宫里间,也是一地狼藉,摔碎的汤碗和一地画着董鄂妃画像的宣纸,几名宫女心惊胆战地跪在地上;顺治帝福临披头散发坐在地板上,口中念念有词,整个人看起来有点歇斯底里。
“国师。”一个宫女看见我惊喜道。
“嘘!”我轻轻蹲下身子,捡起一张地上的董鄂妃画像,一边慢慢站起来,一边吟唱起苏轼那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顺治帝福临听到我吟诵苏轼那首情调凄凉哀婉、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不禁潸然泪下。顺治帝福临慢慢抬起头,用充满血丝、无力地眼神望着我道:“老师,您来了?”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轻轻走到顺治帝福临身边坐下来,吟诵起深情款款的《上邪》。
“老师……呜呜呜……宛如走了……朕的知音没了……呜呜呜……朕的红袖添香没了……”顺治帝福临突然趴在我膝盖上嚎啕大哭起来,像个孩子。
站在一旁的李白看的一脸蒙蔽,感慨这大清帝国的皇帝也太柔情了吧,为了一个妃子伤心成这样。
我拍拍顺治帝的后背,抬头望着天花板慢慢安慰道:“皇上,臣是过来人,臣过去痛失所爱时茶饭不思,一连三天不吃不喝,第四天臣突然想吃饭时,不行了!臣的肚子绞痛难忍,最后郎中诊断臣患了胃病,开了一马车的草药,那些药,那叫一个苦呀,臣想活命啊,不得不喝了一年苦药水。唉……臣如今想来,嘴巴还是
第一百三十六章 茶饭不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