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鳌拜派人去刑部打了招呼,将刑部那朱三太子屈打成招,让那朱三太子承认和摄政王多尔衮内外勾结、里应外合,把摄政王多尔衮这'反清复明'的罪行做实了,鳌拜又让人在京城大街小巷散布谣言,一时间八旗子弟个个都对多尔衮恨的咬牙切齿,欲除之而后快。朱三太子事件,多尔衮成为幕后策划嫌疑犯。顺治帝福临却在忧虑当中,一方面他得知自己前世是峨眉山高僧,内心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随阿吉出家、进山修行,告别这个不值得留恋的世界,一方面她又离不开他深爱的董鄂氏。
顺治帝福临正犹豫不决,便问我道:“老师,你可有意中人?朕的心全在董鄂妃身上,如今却不得不听从皇父摄政王和母后的意思立娜仁为皇后。朕心里还是有一万个不开心。”
我放下手中的《史记》,望着顺治帝福临笑道:“皇上,帝王之术,自古就是权衡。据臣所知,皇后娜仁,其名寓意'太阳',出生在蒙古最显赫的家族——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朕少年时见过她就说过一定会娶她做朕的皇后,那是朕的誓言,可是董鄂宛如却是朕要保护的女人。娜仁祖父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是大清的忠实盟友。其父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满蒙联姻已久,大清帝王是爱新觉罗氏,大清后宫都是蒙古女人的天下,一直如此,如今的孝庄皇后也是姓博尔济吉特。所以这是政治所需,不可因个人思想而去违逆。”
“可是,老师,朕一直当娜仁是表妹,朕去年选秀时根本就不想把玉如意给她,是母后的一再提醒。十里红妆,朕只有感伤;洞房花烛,朕冷漠沧桑。”福临感慨道。
“皇上,木已成舟,便相安无事。呵呵呵……皇上,现在不是好好的嘛?”我笑道。
“老师,有所不知,母后那次又将董鄂妃指给了博果尔。可惜朕和董鄂宛如早就情投意合,也有了孩子;或许是天意,博果儿很快就死掉了,宛如之前和朕不清不楚的关系,没有人敢娶她,朕就下定决心将董鄂宛如迎娶过来,母后就大怒了;为了保护宛如,朕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宛如为皇贵妃,仅在娜仁一人之下。可是娜仁已经贵为国母,有时她还对董鄂妃百般挑剔、刁难,朕心里不忍,朕想废除皇后,改立董鄂宛如为皇后。唉……因为皇父摄政王和母后一直撮合这件大婚,朕也只能心里愤懑。”福临扶着柱子叹息道。
“皇上,臣身为国师,对后宫之事并不了解。皇上心心念念的这位董鄂妃一定是绝世美人吧。”我感慨道。
“那当然,朕的董鄂妃,闭月羞花,顾盼生情,明眸善睐,双眼饱含无限情思;半边满族妃子头冠,一袭满清蓝色绣花旗袍,内里白色雪纺绵绸长裙,透露出佳人仙;她常常娴静地一手拿着诗词书籍,一手抓着罗帕淡然而立于雕栏画柱、掩隐于花前月下,尽显优雅气质。待人接物,和善有礼,温文尔雅,尽显贤良淑德大家风范。”顺治帝福临一边绕着我来回踱步、望着天空、拍手愉悦着笑道,一边陶醉其中,眼里闪着骄傲和自豪的光芒,仿佛他口中闪耀着光环、女神般存在的董鄂妃就在我眼前。
“哈哈哈……董鄂妃如此倾国倾城,那也难怪了。”我应和道。
“岂止?老师,这相貌之美只是平常,董鄂宛如最重要的是温柔贤淑。每当朕下朝后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朕的饮食,就连朕的起居都是她亲自打点,常常在朕批阅奏折时她都陪伴在左右嘘寒问暖。那时,夜很静,朕就像是一个江南才子,而她就是
第一百零九章 锦囊妙计-->>(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