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汉台拜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通好了?”刘小兰一惊一乍道。

    “可能吧。不管怎么样,风爷和花姑都是旧相识,我也不希望他们有事。不过,小兰,今天你为什么不跟风爷走呢?你们都那么多年感情了。”王霸东望望天上的月亮,低下头问道,心里已经泛起一丝薄凉的涟漪。

    “可能我和风爷的缘分走到头了吧。我是一个女人,不能总跟着他像浮萍一样四海漂泊,没有归宿。而衮衮却给了我安稳,给了我这条在狂风暴雨的海洋上漂泊无依的小船一个温馨的港湾。你也知道我命不好……”刘小兰抬头望着月亮慢慢倾诉道,然后拍了一下王霸东的脑袋,“东哥,你这是套我话呢!忘了苏公公了?你想好好混成摄政王身边的红人,还是一辈子窝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敬事房?!”

    “兰贵妃,小王子错了,小王子掌嘴!”王霸东一边用巴掌抽着自己道,一边瞄眼望着眼前这个一会自卑透顶、一会趾高气昂的刘小兰道,心想“衮衮都叫上了,这个世界真是薄凉!我呸!呸呸呸!还兰贵妃,就是一个烂鬼胚!烂胚子!”不禁伤感了望了一眼自己下边,内心一阵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还小王子!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有做王子的命吗?你以后就叫小东子吧,别天天乱说一通,哪天拖我下水了!”刘小兰说罢,一甩衣袖回去了。

    “小东子知道了!小东子恭送兰贵妃!”王霸东跪道,心想“今天要是跟风爷走了就好了!可是现在自己武功全废,废人一个,不知道风爷会不会也和刘小兰一样呢?自古道,狼狈为奸,人情冷暖,这话今天看来是一点都不假。唉……求个安生,我还是在自己的敬事房静静呆一辈子吧!”

    刘戍连续一个月的监工,汉江之滨的拜将台终于垒成了。“好!果然有天汉雄风!”多尔衮看后连连点头称赞,最是欣慰,因为眼前的方台就是他俘获汉人心服的一剂良药。“摄政王圣明!依老臣之见,这汉江风水甚好!这拜将台雄起于眼前,仿佛当年高祖皇帝站在汉江边临风拜将!壮哉!雄哉!”一个汉八旗将军舞着汉服宽袖跟着多尔衮溜须拍马道。

    “哈哈哈……爱卿说的好啊!正是本王的意思!哈哈哈……”多尔衮登台望着滚滚汉江笑道,他不禁想起在皇家围猎场刘邦化身的那条赤龙的言语,心里也放心了一些。

    汉江滚滚东流,北风呼啸而过,汉台高高矗立,旌旗猎猎,锣鼓喧天,汉八旗和两黄旗清军列队以待。

    多尔衮拉着刘戍的手,登上拜将台,四下望着众将士大声道:“将士们,我大清入主中原以来,大兴汉礼,以德服民!本王特在脚下这片土地,这片当年汉王刘邦的发祥地,依汉典、行汉礼、娶汉妻、循汉制!只为一件事情!那就是满汉一家亲!不止如此,本王今天还要拜汉将,让汉令授命于天!全盘汉化,不留一隅!治国如斯,治民如斯,治军亦然!大清帝国一统四海后,本王一直就在物色一位汉人儒将,拜其为护国大将军,以为国之柱石!常言道:顺不忘喜,逆不惶悢,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本王放眼天下,纵观百将,唯刘戍将军之品行大能足以担当重任!刘戍将军在李自成、张献忠诸贼反叛之际,毅然决然选择弃暗投明、带领汉国旧属尽数投靠我大清帝国,圣明仁人,千年刘氏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更是非常人所及!本王可日在汉江之滨拜刘戍将军为我大清帝国护国威武大将军,保我大清江山万年基业长青!!以后行军打仗,见纯钧剑如见本王!三军皆需听令!”说罢,多尔衮将手中的纯钧剑高高举起,然后交给逍遥子刘戍。

    刘戍接过多尔衮的纯钧剑,抽出纯钧剑,高高举起。汉八旗和两黄旗将士们纷纷下跪高呼道:“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汉江边久久回荡着这壮志凌云的呐喊和激动人心的宣言。多

第八十九章 汉台拜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