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望着刘小兰道:“小兰,你怎么进来了?刚才听苏公公说忙完过来接你去沐浴侍寝?”
“唉……南京一战,风爷让我带着小不点先逃,他一个人扛把子对付那些坏人。我和风爷分开后辗转来到北京,阴差阳错的就进宫了,还要被当作摄政王多尔衮娶汉妻的礼品。”刘小兰摇摇头感叹道。
“小兰,常言道,否极泰来。既然你要伺候摄政王,那你今晚就好好把握。呵呵呵……说不定这就是你命运的转机!”王霸东笑道。
“希望吧……我只看那摄政王人高马大的,希望我能受得住。”刘小兰望着压抑的敬事房苦闷道。
不一会儿,小苏子带着两个小太监过来敬事房对刘小兰笑道:“跟我走吧!”兰贵人,跟我走吧!”说罢,刘小兰望了一眼王霸东,跟小苏子他们去女眷澡堂里沐浴,刘小兰沐浴后擦干身子,按小苏子之前的吩咐平躺在鸳鸯戏水绣花被子上,两个小太监慢慢卷起被子,抬进摄政王的寝宫,放在龙床上退下。
多尔衮回到寝宫见到刘小兰,风姿如玉,娇羞妩媚,令初升满月羞惭,纤腰楚楚,胜一缕春风下袅娜柳丝,风情万种,恍若仙女下凡一般!一时欣喜若狂,火速宽衣解带,熄灯上床,一番云雨,成就鸳鸯。
“摄政王,妾身有一个表亲,被朝廷抓进来阉了,现在在敬事房。妾身明天随驾去汉中拜高祖行交合之礼,想带上他这个唯一的亲戚,也好有个知心人照应!”刘小兰趴在多尔衮怀里乞求道。
“这样也能遇见?”多尔衮诧异道,“好!他叫什么名字?明天我让小苏子带上他一起过去汉中。”
“王霸东。”
“知道了。”
第二天上午,多尔衮携多铎、孝庄皇后、福临、两皇旗、汉八旗、逍遥子刘戍、房东离、刘小兰、王霸东等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开赴汉中。
多尔衮和刘戍骑马并行,长风烈烈,锦旗飘飘,多尔衮望着刘戍笑道:“刘将军,听闻你们刘氏上古时代被誉为御龙氏。人言'刘天下,李半边','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大约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刘姓裹挟王者之气,皇帝之风,极鼎之位,山岳之骨。纵览千年华夏,你们刘氏开创30多个帝国,100多位皇帝,1000多年的统治时间,是华夏历史上拥有帝王数最多、统治年限最长、建立帝国最多的姓氏。你们刘氏了不起啊!”
“哈哈哈……谢谢摄政王赞美!自高祖刘邦立刘姓为汉族第一姓,影响至今,后世刘秀、刘备、刘裕也是杰出代表,大刘确实不凡。鲜卑拓跋宏汉化'独孤氏'为刘,'劉'寓意'武立国,文治国',族训'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刘氏一族,江山儒雅,你看我岂不是风采奕奕?!”刘戍举起双臂秀起汉服宽袖笑道。
“哈哈哈……这汉服看起来确实潇洒飘逸,有一股仙风道骨,所以说你们刘家出了一个淮南王刘安,本王听说刘安修道成仙,连他家的鸡犬也跟着一起升天了!”多尔衮笑道。
“呵呵呵……是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戍应和道。
“本王过去听范文臣说过,汉高祖刘邦在古汉台发迹,创始天汉文明。刘汉先后结束楚汉之争、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岳,四海统一,与民休息,教化九州,天下归心。德高功峻,后世帝王不能及。天汉诞生了汉人、汉字、汉族、汉文化等种种文化标签,影响深远。我们这次传承汉礼就是为了让汉八旗更加同心协力,让全国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多尔衮望着远方笑道。
“摄政王仁厚之至,真乃苍生之福啊!”刘戍抱拳赞道,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侠士身份。
“本王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愿百年之后能够流芳百世!这次有劳将军先兼职做个司仪,完事本王在古汉台拜你为护国大将军,你以后就是国之佑柱!”多尔衮笑道。
“臣定当勤勉军务,为大清分忧!”刘戍义正严辞道。
“哈哈哈……”多尔衮一声长笑。
孝庄皇后和顺治帝福临坐在马车里。
孝庄皇后望着福临笑道:“皇儿,我告诉你的汉式敬茶礼都记下了吗?”
“回禀母后,孩儿都记下了。要给皇父摄政王和母后敬茶形汉礼。汉式敬茶礼仪程:一请皇父摄政王和母后入座;二为为拿起茶盘前面的湿巾为皇父摄政王和母后净手;三为右手拿起茶杯中部,左手托住杯底,双手扶杯,微微低头弯腰,手向前推出,将茶敬给皇父摄政王和母后,给皇父摄政王和母后敬茶,并言-皇父摄政王、母后辛苦了,请用茶;四为向皇父摄政王和母后行跪拜礼。然后礼成!”顺治帝福临笑着娓娓道来。
“嗯!都记对了,皇儿真棒!”孝庄皇后放下汉礼手册,摸着福临的头笑道。
“可是母后,临儿有一事不明,我们明明是女真人,隶属满族,和蒙族通婚联姻,为何现在又祭拜汉高祖呢?”福临挠挠后脑勺不解道。
“皇儿,这就像历朝历代皇帝都去泰山祭天,去孔庙祭孔子,端午祭屈原一样,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孝庄皇后轻轻笑道。
“母后,临儿还是有点不懂。”福临望着孝庄皇后继续问道。
孝庄皇后掀起了帘子,望望外边,然后慢慢放下帘子道:“就像你现在的皇父摄政王一样,你要多拜他,他就可以保佑你的皇帝之位呀。”
“喔!对了,母后,临儿还听说皇父摄政王这次还要娶一个汉人小姐姐,那个小姐姐我见过,呵呵呵……她长得像个狐狸精似的,我一点都不喜欢他!”福临笑道。
孝庄皇后赶紧捂住福临的嘴巴小声道:“皇儿,这话以后可不敢乱说!不然,很危险的。知道吗?”
“知道了,母后。临儿乖乖的,以后不说了!”
不知不觉,多尔衮、刘戍和孝庄皇后赶到汉中,天色已晚。大家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早,多尔衮、多铎、刘戍、汉八旗主要将领等人带兵去诸葛祠为多铎亲王举行汉式成人礼,大家纷纷依汉典、奏汉乐、穿汉服、行汉礼,彼此鞠躬作辑问好。汉八旗将领甩起汉服宽袖,悠悠闲闲地摆着阔步,哈哈大笑,好不自在,多尔衮看着也很开心。
香台下多尔衮、汉八旗诸将和多铎的教书先生一一入座,香台上刘戍一袭朱红色汉服神采奕奕,在汉乐中,他大声宣读:“天汉既开,大礼落成。依汉典,《仪礼》曰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内则》曰二十而冠,始学礼义。《礼记•冠义篇》故冠而后服备,服备后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多
第八十七章 阴差阳错-->>(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