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地不怕的傲气。哈哈……这一点和主人有点像呢!”悠悠用鱼须触碰了一下我的脸,笑道。
“呵呵呵……大凡真性情之人,都率性而为,不可造作!如此才能通感宇宙万物的微妙思想,才能写出惊天动地的诗词。唐伯虎与我自是高山流水,惺惺相惜的知已!呵呵呵……听他的故事仿佛就看见了我自己。”我笑道。
“后来呢?唐伯虎后来怎么样了?”右臂笑道。
“唉……后来,唐伯虎母亲、妹妹等家人相继去世,一度颓废萎靡,在好友祝枝山的鼓舞和资助下,唐伯虎再次进京赶考,不料遇见一个损友徐经带着他四处拜会京城官僚,二人一起陷入作弊案,一度闹得天下皆知,唐伯虎百口莫辩,再也说不清白,当官无望,尊严扫地,人生从高峰跌入深渊。一度穷困潦倒,穷得一日三餐都吃不饱,妻子也弃他而去。后来被宁王招募过去做门客,唐伯虎发现宁王要谋反,就装疯卖傻离开宁王府。唐伯虎于是离开家到郊外建了一座桃花坞,种下一些桃花树,自号“桃花庵主”,做了桃花仙,有朋友来访时,他就和朋友一起喝酒作诗,唱歌跳舞,醉了就躺在桃树下、月光下酣睡。如此,直到终老。”悠悠叹口气慢慢道来。
“以前私塾、书院先生总说唐伯虎是一个风流倜傥、仕途得意、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总是在左拥右抱、眉飞谈笑间妙笔生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要我们也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如今看来也是错了!”右臂感叹道。
“那当然,从唐伯虎生前留下的诗词就可以窥见一斑,他临终写下:一日兼作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世人都说诗人是寻花问柳、拈花惹草的湿人,其实完全是胡扯八道、无稽之谈!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有哪个不是青灯黄卷相伴的清寂之人?若真能天天胡闹,那些雄奇瑰丽的诗词歌赋难不成是吃饭吃出来的?简直荒诞至极!那些庸俗的乡绅市民才是天天寻花问柳,最后就把他们粗陋的帽子就卡在诗人头上,实在是卑鄙龌龊!”我握紧拳头,愤懑道。
“九州兄,不好意思,无意谈及此事。呵呵……莫再生气了,莫再生气了!”
“没什么,我就是情绪到了!每每想到此,我就为诗人们鸣不平,这些人怎么都这样不理解诗界嘛?实在可气可恨!我一路走来,遨游九州,抒发豪情满怀,以古今长诗搏击长空,为诗人们发言,一路所见大诗人者未有一个不是清寂之身、孑然一身的。我本人就是,一首《诗旅歌行》就是我此生最好的写照,也有李白、唐伯虎他们的影子。”我义正严辞道。
“喔?《诗旅歌行》?愿闻其详!可否一颂?”右臂抱拳笑道。
于是我咕噜咕噜几口、喝完掌柜的送我的美酒,抛出酒瓶,迎着碧霄长风,在崇山峻岭上高声朗诵起我的《诗旅歌行》:
天地孕育万物,万物必出九州。
各有奇异秉性,囊括天下菁英。
诗旅歌行九州,诗词歌赋典籍。
何谓九州居士?诗旅九州行吟。
旅必亲自访行,阅尽华夏春秋。
汲取四海灵秀,反哺五湖甘霖。
日晒五湖墨迹,夜弹四海琴音。
诗书经典豪情,教书育人传奇。
庐州刘长春者,出身弟子规乡。
胸怀圣贤四美,高山平湖金鳞。
自幼勤学丰翼,博览群书古迹。
秉承梦想初心,以待扶摇千里。
足迹踏遍九州,目极风物旖旎。
深访四海嘉宾,怀古咏景抒情。
著书
第七十九章 诗旅歌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